又到一年莼菜采摘季。
由于“西湖莼菜”的大名太過響亮,大多數人都以為莼菜產自西湖。事實上,這種膠質豐厚、營養豐富且味道鮮美的蔬菜產自杭州市西湖區雙浦鎮的銅鑒湖。
來自莼菜原產地的好消息——當地將莼菜種植列入重點農業產業培育計劃,擬先期打造200畝的莼菜種植示范基地,擴大莼菜的種植面積,同時開發一組集西湖莼菜種植科普、采摘體驗、美食品鑒一條龍的農旅產品。
這也意味著,未來更多滑嫩清香、湯純味美的“西湖莼菜”,有機會擺上杭州人的餐桌。
一趴10小時
采摘莼菜不容易
5月9日上午,踏著明媚春光,銅鑒湖村民徐春香騎著電瓶車去搶收自家水田里的莼菜。
一路上,能看到星羅棋布的水塘中長滿了碧綠莼菜。她家的莼菜田位于村子的西邊,北面連著曇山和花山兩座小山丘。田里的水是從山腳下的浦里抽上來的。因為是清冽的山水,所以養出來的莼菜芽特別肥壯。
別看只是掐個嫩芽,采摘莼菜可是一門辛苦的技術活。徐春香平趴在一條特制的采莼小木艇上,船身長2米左右,深不過30厘米,上面支著遮陽用的油蓬。她趴在船頭,兩只手一邊掌握平衡劃船,一邊用指尖掐像果凍一樣滑溜的莼菜葉。
“嫩葉按小中大分三個等級,以剛出水面的全包芽葉*。”徐春香說,為了多采摘,賣個好價錢,天氣好的時候要在小船上連趴10小時,像機器人一樣不停地采收,有的塘里水淺,只能一直彎著腰站著采,采到后來手都麻木了。
據了解,一畝莼菜田每年能采1500公斤左右的嫩葉,近年來市場收購價一直持平在20元每公斤。也就是說,農民種一畝莼菜田,每年的收入在2到3萬元。銅鑒湖村黨委書記楊志校介紹,去年該村實施整村搬遷和土地流轉,盡管村民們目前暫時分散在周邊過渡居住,但是村里還是及時組織莼農回來采收,收益歸莼農所有。
清理甲魚塘
萎縮的莼菜田有望擴大了
由于種植采摘辛苦,以及甲魚養殖業的沖擊,雙浦地區莼菜的種植面積逐年萎縮。
據了解,上世紀90年代,包括周邊湖埠、下楊、靈山等村,莼菜的種植面積超過2000畝。后來莼菜田慢慢被賺錢的甲魚塘取代,又因甲魚塘污水排放嚴重污染水源和土壤,致使如今雙浦當地僅在曇山腳下和靈山上堡區域保留了100畝左右的莼菜田。
為了改善莼菜賴以生長的生態環境,雙浦鎮去年起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先后開展了清潔田園、土地流轉、清表復墾等一系列土地整治工作,同時按照“兩湖一網”的治水思路完成富春江北支江淤塞江道、沿山南渠和銅鑒湖區域的生態修復。歷經一年整治,春歸雙浦,在南渠的滋潤下,昔日靈山腳下的甲魚塘如今已是蘆葦搖曳、白鷺翩飛的濕地風貌。
有了好山好水的滋養,雙浦當地的莼農盼著能把莼菜產業重新做強做大。楊官祥是當地千盛食品公司的老板,從1989年開始做莼菜收購生意,已經差不多30年了。他收購的莼菜主要出口日本、韓國,每公斤鮮莼出口價在50元左右。今年已經出口了2萬公斤,但讓楊老板心急的是由于優質莼菜種植面積下降,如今貨源緊缺,經營規模受限。
銅鑒湖村抓住3月啟動的全市“百千萬”蹲點調研活動,積極把農民的呼聲向上反映,為當地的莼菜種植產業爭取多方支持。
記者從雙浦鎮農辦了解到,當地已經召開多輪專業研討會,圍繞莼菜的科學種植、市場前景、三產開發進行方案論證。今年還將重點結合靈山美麗鄉村3A級景區創建和現代農業產業培育,科學選址,計劃先期打造200畝的莼菜種植示范基地,建成西湖莼菜制作、研發、體驗館,在保護原產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為銅鑒湖景區的開發增添特色旅游點。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