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藥制劑加工應結合國內環保及產業政策以及農藥使用方式的變革,技術創新要向著綠色化、*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以實現制劑產業質的提升。
目前我國農藥制劑加工技術飛速發展,制劑加工企業面貌也發生了巨變,但總體水平依然不高,企業也高度分散。結合目前農藥施用“零增長”政策、嚴峻的環保形勢以及農藥管理體制的變化,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會長孫叔寶指出,制劑行業的研發應實現與國家政策導向、我國鄉村振興要求及農藥使用方式變革相結合,要關注專業防治、水肥藥一體化、藥肥混用、新型施藥機械等綠色施用技術的使用。他還強調,新近成立的中國農藥行業制劑創新產業聯盟也將發揮指導作用,發布農藥制劑委托加工地圖,共同促進綠色環保型制劑產品及加工從量變到質變。
農業農村部藥檢所質量審評處副處長吳進龍介紹了農藥新政策對農藥制劑研發的影響。2017年國家連續頒布的農藥新政策對農藥制劑研發更為嚴苛,在農藥登記制劑資料、農藥生產許可制劑條件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在農藥登記制劑資料方面,提出了對制劑產品化學資料要求、衛生用農藥制劑資料要求、助劑管理政策要求,以及有效成分含量設置原則、相同制劑認定基本原則等。另外,在農藥生產許可制劑條件要求上,強調對制劑企業農藥生產許可證申報條件將從10個方面進行審查。他提醒農藥企業,在進行新產品開發和制劑優化時首先要重視產品登記注冊、生產許可、產品研發等方面人才的培養。
目前我國農藥制劑企業正面臨有史以來*嚴峻的考驗。“一是排污許可證和危險化學品生產許可證由各地政府部門核發、監管和擔責的管理制度已處于推行初期,隨著新政推行的深入和細化,更大的風險在于對違規企業撤銷許可將成為常態。二是農藥管理新政開始實施,門檻越來越高,懲處“史上*嚴”,未來農藥制劑企業合作、兼并現象加劇,制劑制造業將是強者的組合。三是新的施藥方式將是一把‘雙刃劍’,在提升施藥效率的同時帶來藥害增加的風險,而且對制造技術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上海農藥研究所教授級高工冷陽總結了新政對農藥制劑研發帶來的影響。他認為,以智能制造為導向,以綠色、*、提效為目標的制劑技術、制造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將是今后制劑創新發展的主攻方向。
“我國植保工作正面臨新形勢,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已成國家戰略,這對農藥制劑創新提出了新要求。”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教授杜鳳沛認為,植保工作的新形勢將促使施藥技術與施藥裝備向著*、低量、對靶、變量、自動化方向發展,與之相配套的劑型、制劑或助劑的研究則是我國農藥制劑發展的重要方向。未來,制劑研發也要針對農產品質量和環境安全需求開展,農藥制劑將具有更優良的物理化學性質、傳送功能、對靶沉積和生物活性,且是符合*施藥、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環境安全要求的高效低風險制劑。
“農藥劑型與助劑的發展趨勢將是充分發揮生物活性或增強藥效,產品便于使用、運輸和操作,能夠增加存儲穩定性,既提高環保和安全性能,又可以減少生產和使用成本,產品具有知識產權且能夠高效傳輸、*施藥、減量增效。”中化化工科學技術研究總院功能助劑研發中心教授級高工張宗儉談了自己對農藥制劑創新的看法。
農藥制劑加工的智能工廠建設也為各界所推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