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沙市瀏陽市龍伏鎮龍伏社區采購的首批3000羽雞苗運抵社區養雞場,龍伏社區黨總支、社區居委會負責人和瀏陽市環保局駐龍伏社區*扶貧工作隊隊員,還有社區聘請的貧困戶飼養員,一起把數十個雞苗箱從車上搬至養雞場的溫室內。“這個養雞項目是我們社區的一個產業扶貧項目,社區的7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入股當了股東。”瀏陽市環保局駐龍伏社區黨總支*書記陳友民告訴記者。
7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成股東
記者在龍伏社區養雞場見到正在忙碌的飼養員陳吉利時,他正在向提供雞苗的湖南金領源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袁風格請教如何照料雞苗。“這批雞苗剛出殼不久,我得給它們準備飲水。”陳吉利說。
陳吉利告訴記者,他從安徽省鳳陽縣來瀏陽做上門女婿已有30多年。遺憾的是,他的兒子在20多歲時不幸意外死亡,妻子隨后跟他離了婚。由于女兒已嫁到外地,他現在是一個人生活。
不久前,龍伏社區準備引進湖南金領源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土雞養殖項目,由金領源公司提供雞苗、飼料和負責防疫、銷售等。這是個風險小、見效快的產業扶貧項目,龍伏社區計劃2018年采購兩萬羽雞苗,并動員7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這個項目當股東。
龍伏社區居委會主任沈思芝介紹,社區養雞場需要一名專職飼養員,于是安排年齡偏大的陳吉利做飼養員。“*個月是試用期,工資2400元。如果考核合格,以后每月工資為3000元。”陳吉利有了*份穩定的收入,他激動地告訴記者:“我能到社區養雞場上班,有了穩定的工資收入,今后肯定會‘吉利’了!”
*脫貧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
“陳書記來了,來喝杯茶咯!” 記者當日隨同陳友民到貧困戶家中走訪,幾位貧困戶爭相邀請他進門坐一坐。走進貧困戶劉經常家,老劉和妻子出來熱情地打招呼。陳友民告訴記者,幾年前,劉經常意外遭遇車禍,自此喪失了勞動能力,第二年他的妻子沈局蘭不幸患上癌癥;他們*的兒子小劉因交友不慎,兩年前染上毒癮被公安機關強制戒毒。面對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劉家兒媳婦選擇了離開。
龍伏社區將劉經常一家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幫扶。沈局蘭是個堅強、能干的女性。她不等不靠,一邊治病一邊靠勞動賺錢。龍伏社區給她免費提供100羽鴨苗供她在屋后山上放養,現在她每天可以對外銷售幾十個鴨蛋。她還喂養了10頭豬,勤勞的沈局蘭成為龍伏社區脫貧致富的勵志典型。
2017年農歷臘月二十八,劉經常的兒子小劉結束了強制戒毒回到家,龍伏社區黨總支書記傅定輝和其他同志立即上門看望,鼓勵小劉慎重交友、遠離毒品,做一個勤勞致富、自立自強的人。為了幫助小劉,龍伏社區負責人介紹他跟一個老板學習養殖小龍蝦的技術。后來,小劉想養小龍蝦,龍伏社區幫他流轉土地;缺少資金,駐社區工作隊幫他申請了3萬元扶貧貸款。2018年4月28日,小劉養的*批小龍蝦上市。由于這里水質好,他養的小龍蝦肉質鮮嫩,現在每天有20公斤左右小龍蝦供應周邊餐館,部分產品還銷到了長沙。
“脫貧路上,一個貧困戶也不能掉隊!”目前,龍伏社區已在湖南德旺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設立了“*扶貧車間”,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進公司就業,每個員工每月工資在3000元左右。針對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龍伏社區在開展*扶貧時實行一戶一策,分別實施了雞鴨、水產養殖和草莓、紅棗種植等產業幫扶措施。2018年51歲的貧困戶沈甘桃,視力三級殘疾,是個單身漢。他2017年養了30只產蛋鴨,僅賣鴨蛋1個月就有700元左右的收入。龍伏社區7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預計2020年將全部實現*脫貧。“黨的政策好,我也能脫貧;扶貧措施好,我要不掉隊!”一向樂觀的沈甘桃,對自己脫掉“貧困戶”帽子充滿信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