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集成推廣綠色增產增效技術,大力實施農藥施用“零”增長行動,2018年以來,遵義市務川自治縣突出農藥減量增效,轉變病蟲害防治方式,實施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6萬畝,帶動大面積水稻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推廣應用,促進水稻均衡增產增效。
一是強化重點防控區域。將水稻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選擇在集中連片,常年易發生水稻病蟲害,田間管理水平、防控意識強鄉鎮(街道)整片實施,其中在豐樂鎮、黃都鎮和都濡街道各實施1萬畝,分水鎮實施2萬畝,蕉壩鎮、浞水鎮和涪洋鎮各實施0.5萬畝,示范帶動全縣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9.2萬畝。
二是強化防控技術關鍵。水稻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面積6萬畝,重點防控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瘟病等水稻重大病蟲害,確保水稻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30%以上、專業化統防統防統治覆蓋率40%以上、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處置率95%以上、示范區整體防治效果80%以上、病蟲害總體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核心示范區關鍵技術到位率*,減少農藥使用量50%以上,農藥利用率40%以上。
三強化病蟲情監測。明確專人負責田間水稻病蟲害發生動態監測,掌握水稻“三蟲三病”等病蟲害的發生消長情況,提出防治區域、關鍵時間、制定科學的防治措施,在*時間告知專業化防治組織,及時指導防治。選用抗病或耐病的優質品種,推行種子前期藥劑處理,生態旱育秧、帶藥規范化移栽等技術。
四是強化綠色控害技術示范應用。安裝使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控鱗翅目害蟲,減少大田期成蟲落卵量及后期化防農藥使用量,使用多功能誘捕器誘集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害蟲,在項目區內施藥時選用節藥節水的新型高效電動靜電噴霧器。
五是強化全程專業化統防統治。采用“分類指導,分區治理,科學用藥,示范帶動,應急控制,確保水稻生產安全”策略,通過采取以農田生態系統為中心,以病蟲動態監測預報為先導,以農業、物理、生物防治為基礎,科學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經濟、環境相容性好的化學農藥的綜合配套技術,把病蟲草害控制在*限度,達到安全、高產、高效、無公害的目的。大力推進專業化全程統防統治技術,推動項目區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防治水平的提高。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