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掃二維碼、交押金之后,就能開鎖,農機就可以下地干活了。和“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器”模式相同,今年春耕期間,已經有企業,將這種共享模式引入到農業生產中,將“共享農機”投入到一些地區開展試點。
在農村,農機購買維修成本高、使用頻次低,所以小農戶沒有能力也不愿意去花錢購買。但是在當下的農村,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的老人體力也很有限,遇上春耕、秋收時節,非常需要農機收種,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因此,長期以來,收割機、播種機等大型農機具租賃很有市場需求。
一些農機大戶或者是合作社購買了農機以后出租給農戶或者是以跨區作業的形式為農戶服務,這種租賃的方式雖然滿足了小農戶使用農機的需求,但同時也有一定的局限。比如說,服務范圍窄,只能是周邊,即便是跨區作業,因為農機具的有限,也只能是某一個較遠的地區,而且需要提前預訂。還有就是時間局限,需要根據農機大戶的時間協調自己的時間,總之無法做到“共享”要求的隨時、隨地。對此,*近一年來,一些農機公司在個別地區專門建設共享農機具調度平臺,通過互聯網下單方式,對接空閑農機、農機手以及有需求的農戶,同時采用設立服務站的形式來進行推廣,嘗試農機共享,引起了很多農民和農機手的關注。
業內人士認為,“共享農機”發展前景很好,但需要解決如下幾個問題:首先是農機需要達到一定的使用量,才能保證企業的收益,這是“共享農機”能否存在的前提。二是農戶需要掌握操作技能。現在農村留下來種地的大多是老年人,不會使用手機、不愿接受新鮮事物,對他們需要培訓。幫助他們不但可以操作小型農機,而且還要能夠操作大型農機,只有這樣,“共享農機”才能得到推廣。三是需要維修維護。不同于“共享單車”,農機具便宜的也要五六萬一臺,相應的,維修費用自然很高。如果農戶掃碼使用后由于操作不當或其他原因對農機造成了損壞,那這個損失如何承擔?再者說,高價的農機還存在相當高的丟失風險,因此安全回收也是個問題。總之,農機實現共享,還需突破多重藩籬。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