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時節,雙鴨山市寶清縣萬金山鄉農業場村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嫩綠的禾苗破土而出。望著干干凈凈的農田,村支書潘貴雙感嘆道:“前幾年這個時候田間地頭到處都是農藥瓶、化肥袋子。自從今年政府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以來,全村人都行動起來了,把地里的農藥瓶撿得一個不剩!政府真是為我們百姓做了件大好事,要不喝水都不放心哪!”
據農業部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每年遺棄在田間地頭的農藥廢棄包裝物多達幾十億個,既對土壤環境和水資源構成了嚴重危害,破壞生物鏈,也會因其難以降解而造成嚴重的“垃圾污染”,嚴重影響了農村生活環境和農業生產環境。然而,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一直以來都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個“燙手山芋”。
作為農業大縣的雙鴨山市寶清縣,每年使用農藥瓶(袋)約在270萬個,同樣面臨著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這一“頑疾”。年初以來,雙鴨山市寶清縣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為指針,牢固樹立和踐行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痛下決心徹底治理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該縣創新方式方法,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政府每年列支百萬元,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回收處置工作,首創我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新模式。
雙鴨山市寶清縣成立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相關流程和處置機制,政府在全縣各村屯租用農戶閑置倉房,建立了233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聘用貧困戶負責回收。采取農資企業“押金銷售”、定點回收的方式,一方面與農資經銷商簽訂押金銷售協議,農民把農藥包裝廢棄物送到回收站,憑回收站蓋章的押金條領取押金;另一方面,鼓勵農民撿拾多年來遺留在地里的農藥包裝廢棄物,以0.1元/個的價格回收。
為了確保回收安全,雙鴨山市寶清縣對回收人員進行了操作流程、安全防護、激勵機制等系統培訓,并為他們發放了安全防護衣褲、鞋帽、口罩和胸卡,以及農藥包裝廢棄物專用回收袋和回收站防滲塑料布,確保人身安全,嚴防二次污染。
近日,農業場村*扶貧戶、70歲的齊連升老漢凌晨3點就騎著自行車到附近農場撿拾農藥包裝廢棄物,一上午撿回來差不多1000個。老人家介紹:“村里都被撿干凈了,我們就去附近農場撿。我把泥里的瓶子都摳出來了,還有好多年前的呢。”
齊連升家的倉房就是村里的“回收站”。回收站外墻上張貼著“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工作人員防化要求”、“工作人員職責”以及明顯的“當心有毒”的圖標,屋內地上鋪著厚厚的防滲塑料布,分成“自拾區”和“押金回收區”。齊連升算了一筆帳,回收站租金、政府補貼再加上自己撿農藥瓶的收益,一年收入2000多元不成問題。老人家不住地為政府點贊,說“村民都夸政府做了件大好事呢!”
在雙鴨山市寶清縣萬金山鄉農業場村、三星村,朝陽鄉紅星屯、紅日村、紅旗村,尖山子鄉東風村,各村整潔的街道兩側都懸掛著“積極參與農藥瓶回收,共同呵護綠色家園”、“變廢為寶,水秀山清”、“回收農藥垃圾,共建美好家園”等宣傳標語。紅旗村回收員丁向山介紹,村里有幾十戶人家每天都出去撿農藥瓶,現在已經回收了8000多個了。
按照“統一回收、集中處置、生態環保”的原則,雙鴨山市寶清縣制定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實施方案》,采購了一臺全封閉式壓縮回收車,占地120平方米、高5米的農藥包裝廢棄物貯存庫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預計6月初即可投入使用。屆時,各村屯回收站農藥包裝廢棄物將隨收隨運,壓縮打包后運到貯存庫,秋收后,委托肇東一家具有危廢處置資質的企業統一運輸處置。
截至目前,雙鴨山市寶清縣不僅全部收回了當年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還回收到約40萬個農戶家中積存和多年遺棄的農藥包裝廢棄物,而且周邊農場和縣區的也被農民們撿了回來。對于額外增加的財政負擔,雙鴨山市寶清縣政府縣長徐斌義表現出了大格局、大氣度,他說:“生態建設要有大局意識,我們愿意為環境治理買單,承擔起這一份生態責任。”
農藥包裝廢棄物工作的開展,極大地增強了雙鴨山市寶清縣農民的環保意識,同時,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改善了土壤環境,必將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有效地保護了河道、水源和濕地生態安全;同時也帶動了貧困戶就業,為脫貧攻堅開辟了一個新路徑。雙鴨山市寶清縣在全省乃至全國樹立了創建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的典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