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連堅持實施漁業品牌化戰略,通過狠抓漁業品牌創建,有效提升了大連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對增加漁民收入、促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一批大連漁業品牌已成為國內水產品行業不可忽視的區域品牌力量。
質量優先 扶強做大
“名實相符,過人甚遠”,品牌建設的前提是產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大連始終堅持以提升水產品質量安全為核心,以資金政策扶持為引導,加強海洋漁業品牌建設。
組織制定大連市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控計劃,突出海參、貝類等重點品種的檢測監控,大連市主要養殖品種監測覆蓋面達到*。每年抽檢水產樣品2600樣次以上,藥殘檢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
積極開展水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工作。2016年、2017年,大連市兩年被農業部列為全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試點單位。大連市已初步建成以海參為試點品種的水產品追溯體系平臺。
加強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我市已建立無公害產地218個,無公害產品236個。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每年都對重點養殖區進行水質跟蹤監測,保證養殖水質達標。2015年,2017年農業部致信大連市政府表揚大連市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2018年一季度農業部對大連市市場水產品例行抽檢合格率*。
通過資金引導,品牌創建等形式,進一步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印發實施《關于支持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出口貿易額超1000萬美元的企業71家;出口貿易額超5000萬美元的企業7家;出口貿易額超1億美元的企業2家。近三年,評選出大連*水產品31個。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政策引領作用,2016年以來新認定農業部地理標志水產品“瓦房店蝦皮”、 “瓦房店海參”、“旅順海帶”、“大連櫛孔扇貝”4個,給予每個地標水產品*性獎勵資金30萬元。“壹橋”、“鑫玉龍”等13家海參品牌獲評遼寧省*水產品品牌。給予每個省*水產品品牌*性10萬元獎勵。截止目前,大連市獲評農業部地理標志水產品已達20家,獲評數量居全國計劃單列市首位。
開放包容 兼容并蓄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行業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海洋漁業企業主動“走出去”,對標國內外一線地區和企業,不斷擴大大連海洋漁業品牌的影響力。
以展會為平臺加強品牌建設,組團拓展海內外市場,加大水產品牌的境外宣傳力度。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積極組織企業參與水產品推介和展示展銷,加大大連海洋漁業宣傳推介力度,提高產品市場競爭能力。鼓勵*水產品“走出去”,對參加美國波士頓漁業展、布魯塞爾歐洲國際水產品展、日本東京水產展等境外*漁業展會的水產進出口企業,予以展位費和人員差旅費補貼,極大地調動企業參與積極性。2018年4月23日至5月2日,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組團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國際水產展。組織47家大連市漁業企業參展,通過國際水產品展會,進一步擴大大連市水產品牌影響力。
2017年8月19日至21日,大連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40余家重點漁業企業參展了第12屆“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并于博覽會開幕當天,同期舉辦了“舌尖上的海味——大連海鮮推介會”。推介會上,兩地的24家企事業單位現場達成了12個項目的合作簽約。2017年11月1日-3日,組織103家漁業企業、300多個品種的水產品,參加了在青島舉辦的、由中國國際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主辦的第22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大連漁業企業的參展面積、參展企業數量、展示產品種類等均名列國內城市前列。
2018年5月10日-12日,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暨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大連的“鑫玉龍”、“海晏堂”代表大連市海參企業參加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暨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作為大連海洋生物科技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大連海晏堂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俊杰在大連品牌展館接受遼寧衛視現場訪談時表示,這樣的展示機會深感榮幸,同時責任重大。“企業有政府支持,有這樣的品牌推廣,企業走出去樹立品牌,會更有信心。作為企業,重要的是繼續和堅持以品質促發展,以誠信樹品牌,以創新迎未來。”邵俊杰說。
大連為中國漁業樹立高標準
“標準”是*的品牌,今年3月,全國漁業行業*國家農業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在大連啟動,“大連標準”將在漁業標準化戰略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樹立了大連漁業國內行業“標桿”地位。
“國家特色海產品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是在大連市漁業標準化已有的工作基礎上建立的。這一國字號漁業標準化平臺之所以能夠落戶大連,與長期以來大連海洋漁業持續加強標準化建設、不斷提高海洋漁業行業標準化息息相關。
大連的漁業標準化工作特別是漁業標準的體系化建設工作更是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從2014年起,大連的經驗連續多年在農業部標準化工作會議上作經驗推廣并得到高度肯定。我市實施漁業標準化體系建設與示范工程以來,進行了涵蓋全市海水養殖、水產品加工、海洋牧場、設施漁業等領域,貫穿產前、產中、產后各生產環節的漁業標準體系建設,初步構建起大連市漁業標準體系化服務與決策系統,并通過漁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帶動漁業標準在全市的推廣與普及,推動保障了大連水產品品牌建設。
近年來,共制定發布大連農業標準規范29項,推薦上級標準82項,培訓建設300余人標準化隊伍,獲得標準化獎勵47項,建設“國家紅鰭東方鲀養殖綜合標準化示范區”等*標準化示范區3個,建設“大連市名貴海水魚漁業標準化示范區”、“大連市蝦夷扇貝漁業標準化示范區”等市級標準化示范區2個。2017年,立項“海洋牧場規劃設計技術規程”等大連市農業標準規范項目11個。
正是多年來堅持高標準發展的前提下,大連海洋漁業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2017年9月22日,由農業部指導,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共同主辦的“2017中國水產品品牌大會”在京召開。大會揭曉了“2017*具影響力水產品企業品牌”、“2017創新加工水產品”、“2017*具影響力水產品批發市場”等榜單。大連市獐子島、棒棰島、天正河鲀、海晏堂、鑫玉龍、壹橋、富谷、有德等八家漁業企業獲得2017年*具影響力水產品企業品牌,獲獎企業占全國獲獎企業總數的十分之一。2017年,莊河市榮獲“中國貝類產業之都”稱號。
品牌建設促進了大連海洋漁業健康發展。截至目前,大連市共有水產品加工企業600余家,其中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近200家,產值億元以上的加工企業30家。目前,全市3家漁業企業在主板上市,9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2017年,大連市水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量累計173萬噸,同比增長20.3%,進出口貿易總額累計為41.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4%。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