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都三岔湖、仁壽縣黑龍灘和三臺縣魯班水庫著力打造大水面生態漁業,采用增殖漁業方式,以鮮銷為主,年產各類優質生態品牌魚400余萬斤,年銷售收入6000余萬元,休閑游釣產業收入達600余萬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一)建立利益聯結,確保機制激勵。采取合作經營的方式,明確權責利,有效建立利益聯結,確保機制激勵。明確了主管部門承擔行業指導職能、水庫管理單位承擔綜合管理職能、經營主體承擔生產和經營職能,實現主管部門、水庫管理單位、經營主體三位一體的協作經營管理模式。分配上,經營主體將產值的12%交水庫管理單位,其余為經營主體所有。
(二)做好品牌營銷,確保優質優價。注冊了“三岔湖野生魚”“黑龍灘天然魚”“魯班湖郪海魚”三個品牌,通過品牌效應和多年口碑效應,在成都及附近地區贏得了消費者信賴,銷售價格平均高出一般產品30-50%。并實行定點銷售、配送銷售等多種營銷模式,暢通銷售渠道,保證優質產品新鮮供應。
(三)辦好休閑游釣,推進融合發展。定期舉辦釣魚活動,大力發展“農家樂”,堅持“以漁促旅,以旅促銷”的理念,把旅游、娛樂與生態漁業有機融合,實現了由過去單一的庫區漁業生產管理到以休閑游釣為重點的一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是建立釣魚卡制度。釣魚愛好者根據自己需要可以辦理臨時釣魚卡,吸引廣大釣魚愛好者來此釣魚旅游和消費;二是定期舉辦釣魚活動。近年來,三岔水庫每年都會舉辦“中國簡陽三岔湖釣魚節”、“國際釣魚賽事運動會”,通過各類大型賽事傳播影響力。三是推進“農家樂”和高端度假酒店發展。通過漁旅結合的方式,配合發展農家樂和高端休閑度假酒店營銷,推進一三產業融合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