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我國科學家發現水稻自私基因(圖)
我國科學家發現水稻自私基因(圖)
農業網   時間:2018/6/12 9:03:00  來源:科技日報  閱讀數:379

水稻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在世界上率先發現了水稻自私基因,并由此破解水稻雜種不育的機理。這是科學史上植物自私基因*被發現,證實了植物界同樣存在不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的非經典遺傳現象。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

  萬建民介紹,所謂自私基因,是指雙親雜交后,父本或母本中能控制其自身的DNA片段優先遺傳給后代的、具有自私性質的基因;這不符合經典的“父、母基因均勻傳遞”的孟德爾遺傳規律。2017年,《科學》曾報道小鼠和線蟲自私基因的非孟德爾遺傳現象,但植物中的相關報道迄今尚未見到。

  萬建民表示,秈稻和粳稻雜交比目前的雜交稻能進一步提高單產15%—30%,但秈粳雜種會有近50%不結實,使其增產潛力嚴重受限。為此,萬建民團隊以亞洲栽培稻粳稻品種和南方野生稻為研究材料,系統解析了野生稻與栽培稻間雜種不育問題和遺傳特性:其不育性受水稻自私基因位點qhms7的控制,并發現其包含三個緊密連鎖的基因ORF1、ORF2和ORF3。其中ORF1基因功能未知;ORF2基因的毒性蛋白起殺配子作用;而ORF3基因的解毒蛋白則保護配子,使攜帶ORF3基因的花粉可育。這就破解了自私基因在維持植物基因組的穩定性和促進新物種的形成中的分子機制,探討了毒性—解毒分子機制在水稻雜種不育上的普遍性。在此基礎上,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對具毒性功能的自私基因進行編輯刪除,創制能實現秈粳雜種優勢的水稻新品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j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