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稅延養老險簽發首張保單(圖)
稅延養老險簽發首張保單(圖)
農業網   時間:2018/6/12 9:13:00  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數:357

養老

  6月7日,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在上海簽發我國首張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保單,投保客戶為我國首架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機長蔡俊。這標志著醞釀多年的稅延養老險政策正式實施。被譽為支撐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個人商業養老保險,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稅延養老險改善民生

  當前,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已成為中央和各級政府解決民生問題的重點。據介紹,稅延養老保險是指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允許在申報個人所得稅時,按一定標準稅前扣除,至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征收個人所得稅的一種商業養老保險。稅延養老險能充分利用財稅杠桿和商業保險機制,優化養老保障體系,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今年4月,國家財政部等部門出臺《關于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要求自今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開展試點,為期一年。根據試點方案,取得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其繳納的保費準予在申報扣除當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限額據實扣除。如果個人投保,上限按月收入的6%計算,*不超過1000元的這部分錢不用交個人所得稅。此外,計入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在繳費期間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對個人達到規定條件時領取的商業養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稅,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四款產品獲準銷售

  今年5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基本的經營規范和監管要求。5月31日,首批經營稅延養老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名單公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旗下子公司太平洋保險壽險位列其中。6月6日,該公司的4款稅延養老險產品獲準銷售。

  在產品設計上,這4款產品遵循確保賬戶資金安全的底線,堅持收益穩健、長期鎖定、終身領取、精算平衡的原則,滿足參保人對個人養老賬戶資金安全性、收益性和長期性管理要求。具體而言有4個特點:

  一是產品類型豐富全面。客戶可以在收益確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動型共三類四款產品中購買一款或多款,并有終身領取或15年、20年、25年長期領取等領取方式可供選擇。

  二是產品配置更靈活。既有收益浮動型產品,也有收益確定與保底型等穩健產品,4種賬戶還可相互轉化,滿足客戶在不同年齡段對不同風險水平養老金積累賬戶進行配比調整的需求。

  三是產品保障更全面。若被保險人于60周歲前且尚未開始領取養老年金時發生身故或身體全殘,將*性獲得產品賬戶價值,并扣除對應應納稅款,同時提供產品賬戶價值5%的額外身故與全殘保障責任。積累期內養老賬戶價值在增長,相應的身故與全殘保障責任亦同步調高。

  四是產品賬戶更安全。參保人員擁有專屬的與身份證綁定的*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參保人員可以通過這個獨立賬戶進行賬戶查詢等便捷操作。

  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百姓

  業內專家表示,國家將養老保險費從稅前工資中扣除,應稅工資和應交個人所得稅都得到降低,這部分降低的稅延遲繳納,給民眾帶來了增值的時間,這種讓利于民的舉措有利于提高個人投保商業養老保險的積極性。

  “稅延養老保險制度設計是一項涉及社會保障、稅收、金融等多個領域的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自研究起步至政策落地實施歷經多年,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建設的重大突破。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有幸全程參與了稅延養老保險政策課題研究工作,從中獲得了開展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積累與沉淀。”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壽險副總經理郁華表示,“簽發稅延養老險首單,我們既倍感榮幸,也深感責任重大”。

  “我們將以此為新的起點,扎實推進稅延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切實將這一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建設成為客戶滿意、政府放心的精品工程,讓國家政策紅利惠及更多百姓。”郁華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j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