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陽貞豐縣引進龍頭企業發展訂單辣椒種植,圍繞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農戶種植、合作社回收、基地規范建設、企業統一深加工的“訂單農業”模式,讓更多的種植農戶吃下了“定心丸”,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全縣訂單辣椒種植面積超過9000畝,辣椒產業逐年做大做強,助力農戶增收,脫貧效果明顯。
盛夏時節,貞豐縣挽瀾鎮納坎村辣椒育苗基地綠意盎然,10多名工人忙著田間管理,村民陳普琴介紹,自己的土地都流轉給大戶進行種植,在基地務工每天還有80塊錢。
海鴻辣椒生產加工企業2016年引進入駐挽瀾鎮后,該鎮興農村的辣椒種植大戶王光明的發展信心更加足了,企業訂單保底收購讓他規模化種植辣椒沒了后顧之憂。王光明說:“今年我家種辣椒100多畝,一年收入達到30多萬元,種辣椒產量高、市場經濟效益好,辣椒加工廠在我們挽瀾鎮,我們放心大膽地種、不愁銷路。”
今年,挽瀾鎮興農村的薯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海鴻辣椒生產加工企業簽訂了100畝的辣椒種植收購協議,合作社的種植基地預計產量可達30萬斤,產值約36萬元。合作社負責人王興明說:“合作社與海鴻辣椒企業簽訂有收購協議,今年種植了100畝,牽涉有32農戶,其中有4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挽瀾鎮人大主席呂旭說:“挽瀾鎮25度以下的坡耕地種植辣椒3000畝。一是采用‘公司+作社+戶’的模式,與海鴻辣椒生產加工企業簽訂購銷合同;二是動員老百姓參加農業保險,減少災害損失;三是政府積極籌措資金,每畝給予種植戶50元的辣椒補助,通過產業的發展使農戶增收。”
在長田鎮長田村、甘田村,在新種植的茶葉基地里,農戶們忙著套種辣椒,村民蔡克英和村里的幾十名群眾分工協作,挖坑、施肥、放苗和栽苗。
今年以來,長田鎮指導農戶通過茶葉地套種辣椒,實行產業結構長短結合,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該鎮3000畝套種辣椒可實現600多萬元產值,同時還可以帶動群眾務工增加收入。
長田鎮合力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海平介紹:“今年,我們合作社聯合甘田村、瓦廠村等聯合海鴻企業進行茶地套種辣椒項目,利用茶葉套種辣椒以短養長增加農戶收入,發展村集體經濟,目前帶動100余名務工人員,待辣椒銷售后可實現銷售收入600余萬元。”
今年,海鴻辣椒生產加工企業分別在挽瀾、小屯、長田、平街等鄉鎮實施發展海鴻522、海鴻533等適合當地發展的辣椒品種,全縣種植訂單辣椒面積超過9000畝,預計產量2700萬斤,目前辣椒長勢良好。
目前,海鴻企業還在挽瀾鎮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了兩條日處理4萬噸和一條2萬噸鮮椒處理生產線,對回收的辣椒進行烘干加工,有效提高了辣椒加工處理能力,助力產業做大做強、做出品牌,讓群眾實現增收脫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