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甘肅徽縣:訂單回購 種辣椒零風險
甘肅徽縣:訂單回購 種辣椒零風險
農業網   時間:2018/6/23 8:13: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537

  44歲的李小存是甘肅省隴南市徽縣銀杏樹鎮關坡村李家溝社的貧困戶,2013年妻子因難產去世,留下一個嗷嗷待哺的女嬰,大女兒當時才7歲,父親又年邁體弱,二叔雙目失明,家里五口人的生活全靠他一人支撐。

 

  去年,在關坡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動員下,李小存種了兩畝辣椒,通過技術人員的全程指導,畝產達到1500多公斤,除去成本,兩畝地凈收入4000多元。

 

  “除了自己種的兩畝辣椒,農閑時還在基地務工,早上送小女兒去幼兒園,然后來育苗地里澆水、施肥、移栽……*下來輕輕松松掙100元,也不耽誤家里的事情。”李小存一邊給辣椒苗澆水,一邊樂呵呵地說。

 

  發動村民以土地入股,種植訂單辣椒;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吸納貧困戶就地務工;優化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為徽縣訂單辣椒特色產業規模化種植提供充足的優質種苗……在銀杏樹鎮,因地制宜,以訂單辣椒為基礎的產業扶貧實踐正釋放著發展活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參與。

 

  在關坡村,有一個占地約6畝、以訂單辣椒規模種植為主的農產品收購和初加工工廠。從8月份辣椒采摘開始到11月份收購結束,這座廠子始終晝夜通明,24小時作業。

 

  “有的椒農家里比較遠,辣椒運過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為了方便他們交售,我們實行24小時值班制,椒農們什么時候把辣椒運過來,我們就什么時候收購。”廠房負責人、甘肅鴻業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法人、徽縣新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訂單辣椒總負責人張三軍說。

 

  同時,委托縣內技術、經濟實力雄厚的甘肅鴻業商貿有限責任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公司所屬企業徽縣新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國內辣椒加工企業簽訂產品購銷協議,與種植戶簽訂辣椒生產與收購合同,實行保護價收購。

 

  “農戶發展產業*擔憂的就是銷路問題,合作社與種植戶簽訂收購合同,讓種植戶吃上了‘定心丸’。公司統一良種調進、統一種苗供應、統一物資配送、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產品收購,實行分戶經營的生產管理思路。”張三軍介紹說,“年初,合作社先向種植戶賒銷種苗、化肥、地膜等,每畝可減少貧困戶種植投入530元,待辣椒成熟后實行訂單回購,調動了群眾種植辣椒的積極性,保障了農戶利益。農戶只要種得好,不用承擔任何市場風險。”

 

  2015年,該縣蔬菜站從山東壽光引進訂單辣椒產業,在關坡村新建占地44畝的集約化育苗中心,建成了半智能連棟溫室3座6600平方米,鋼架大棚30座。新建占地10畝的收購倉儲加工基地,引進辣椒加工生產線2條,形成了“育苗—收購—初加工”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2017年,關坡村將縣財政配套的20萬元資金入股合作社,其中,為未脫貧的13戶貧困戶戶均配股2000元,村黨支部持股17.4萬元,流轉土地120畝集中種植辣椒。由于管護到位,當年種植的辣椒喜獲豐收,除去前期投入、流轉費用及務工費用,每畝辣椒創收不低于500元,村集體收益達6萬元。按照持股比例,配股貧困戶戶均分紅600元,集體分紅5.2萬元。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讓貧困戶在合作社長期務工,人均收入達2000元,真正形成了“流轉收入+務工收入+配股分紅”的多元化增收機制。

 

  在發展訂單辣椒產業的過程中,銀杏樹鎮轉變了貧困群眾的種植觀念,促進了該鎮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加快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2017年,該鎮發展訂單辣椒2160畝。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訂單辣椒680畝,戶均增收3300余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