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廣東省政府召開了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現場會,對全省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作為農業大市的惠州,快速邁開了建園步伐。
惠州市農業局總農藝師黃觀橋介紹,惠州已成立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領導小組,編制了《惠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擬在全市創建以絲苗米、甜玉米、馬鈴薯、優質菠菜、水果(柑橘、荔枝、龍眼)、茶葉、生豬、家禽、水產等為特色主導產業的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所謂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在規模化種養基礎上,通過“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創新體制機制,形成明確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區域范圍,建設水平領先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對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惠州市農業局負責人表示。
該市的目標,到2020年,在全市建設10—12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其中在今年要啟動5—6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明年將啟動建設5—6個。
打造若干超億元產值的現代農業集群
近日,到惠州市調研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情況時,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第三調研組組長張國杭表示,要加強對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規劃,打造特色品牌,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要加大支持力度,進一步推動全市現代農業更好更快發展。
怎樣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惠州的思路是,參照省級創建標準與要求,結合本市的情況,提出做大做強主導產業、促進生產要素集聚、推進產加銷和貿工農一體化發展、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等方面的任務。
農業產業園,首先要有主導產業。
對此,惠州提出要依托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建成一批規模化原料生產大基地,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大集群和大品牌,將產業園打造為品牌突出、業態合理、效益顯著、生態良好的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先行區。
集聚生產要素、提高生產效率,是產業園的基本功能。
“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意味著必須聚集市場、資本、信息、人才等現代生產要素。”惠州市農業局負責人表示,要推進農科教、產學研大聯合大協作,配套組裝和推廣應用現有先進技術和裝備,支持農村科技特派員為產業園服務,將產業園打造成為現代設施裝備配套加速應用的集成區。
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這必須推進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
惠州的設想是將園區建設與鄉村休閑旅游及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融合發展,打造集生產、加工、收儲、物流、銷售、旅游、電商于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挖掘農業生態價值、旅游休閑價值、文化價值。
產業園還將體現適度經營的特點,以建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業創新孵化區。
“關鍵是要加強產業園與小農戶的有機銜接,鼓勵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供銷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通過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園創業創新。”惠州市農業局負責人表示,通過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搭建一批創業平臺,降低創業風險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將產業園打造成為新型經營主體“雙創”的孵化區。
通過加快推進這些任務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為惠州農業升級的關鍵抓手——引領帶動全市現代農業加速提質增效,打造若干個超億元產值、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形成“以園興農、以園強縣”的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