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藏墨脫縣德興鄉荷扎村,濃郁的茶香撲面而來。這個過去只種苞米、雞爪谷的村子,在雅魯藏布江河谷的山地上新辟出450多畝茶園。
“不瞞你說,四五年前我連茶樹長什么樣子都不知道。”正在茶園里埋頭采茶的27歲門巴族婦女德慶拉姆對記者說,“茶青按質論價,人家上門收購每斤能賣一二百元,村里每天還給我200元工資。”
墨脫地處雅魯藏布大峽谷深處,濕潤多霧,海拔適中,適宜種茶。由于長期不通公路,這里的群眾習慣了刀耕火種,只種苞米、雞爪谷等口糧。直到2012年,在廣東援藏工作隊幫扶下,拉貢村率先試種了90畝茶葉。由于效果良好,第二年,墨脫縣開始大規模推廣發展茶園。
墨脫村是*早種茶葉的村莊之一。“一斤加工好的墨脫綠茶至少能賣700元,我家8畝山地全種茶,去年純收入4萬多元。”村民旦增平措說。他家2014年開始種茶,兩年前率先脫貧。
“漫山遍野的大樹都沒能解決溫飽,這些不能當飯吃、不能做柴燒的小苗苗能換很多錢?當時沒人敢信。”墨脫村門巴族婦女姑姑說,“援藏工作組和村干部天天上門做宣傳,但沒幾個人愿意種茶。”
姑姑也是將信將疑,2013年從自家8畝地中拿出1畝種了廣東佛山援藏干部免費提供的茶樹苗。“單這1畝茶園,去年賣茶青就收入上萬元,還不算在村集體茶園建設、管理所得的務工收入。我今年主動爭取,新種了4畝茶葉。”
特殊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成就了墨脫茶葉的好品質,剛上市,茶葉就受到市場追捧。在今年5月舉辦的第七屆中國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上,墨脫綠茶和紅茶雙雙獲評金獎。
短短5年,墨脫群眾從“要我種茶”到“我要種茶”,墨脫鎮、德興鄉等5個鄉鎮已建成高標準有機茶園25個,總面積達7326畝,種茶戶年均增收4萬余元。截至2017年底,全縣共計采摘茶青47481斤,帶動2571人共計增收175萬多元,實現產值517.38萬元。
“我們將茶葉和旅游相結合,讓群眾不光種茶,還吃上了旅游飯。德興鄉建成雅江鉆石景觀茶園后,游客能體驗采摘茶青、制作茶葉等過程,帶火了周邊的農家樂。” 縣委常務副書記、廣東佛山援墨工作組組長謝國高說。
借助茶產業發展,墨脫對自身發展定位愈加清晰。“我們要全力建設邊疆生態保護縣、特色精品旅游縣,確保如期脫貧摘帽,與全國一道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墨脫縣委副書記、縣長魏長旗充滿信心……
清晨離開時,德慶拉姆把我們送出村口。她說,自從種茶后,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忙起來了,從3月底開采“明前茶”,幾茬茶葉采下來,基本上就到10月底了。“黨和政府這么關心我們,我們更要靠自己的雙手,過上好日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