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驕陽似火,寧夏銀川市永寧縣望洪鎮史莊村的小麥夏收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一臺臺收割機和小麥運輸車輛在麥田里來回穿梭,發出陣陣轟隆聲,一簇簇金黃飽滿的麥穗經過收割機脫殼后,被裝進運輸車輛運往倉庫。
7月是小麥收割期,記者從銀川市農牧局獲悉,近日銀川市小麥夏收工作已全面展開,機械化率達99%以上,以確保夏糧在7月15日前粒粒歸倉。“以往人工割,一個人*也就能收割1畝地。”侯良軍是永寧縣宏源達農機作業公司生產隊隊長,當日下午,他組織收割機在史莊村全力搶收小麥,據了解,2臺收割機僅用2天時間,就將這片308畝麥田收割完成。
經市農牧局統計,今年銀川市小麥種植面積27萬畝,比去年減少5700畝,但單產卻增收5%以上,侯良軍所負責的麥田畝產則達到550公斤,較去年增加了100余公斤。
記者獲悉,今年5月份,銀川市啟用植保無人機和噴桿噴霧式植保機械開展病蟲害防治作業,極大地提高了病蟲害防治效率,永寧縣農業機械安全監理站專業技術人員李慶才告訴記者:“以前人工噴灑,一個是不全面,再就是時間長錯過*噴灑時期,今年通過植保無人機,*能作業1萬畝到2萬畝,效率大大提高了。”
9日下午,永寧縣望洪鎮西玉村的麥田大多已收割完成,來自青銅峽市益新農機服務有限公司的作業人員許濤,正操作麥草打包機在麥田里來回穿梭,
一分鐘時間不到,一個方形的草垛就從機械出口被“吐”了出來,等待被裝運上車運往造紙廠和養牛場。
“以前人工收割、捆扎都慢,收不完的麥草村民就地焚燒了,造成環境污染,現在我們收割、打包都是免費,收回來的麥草我們賣給造紙廠、養牛廠。”許濤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麥草打包機每天能作業100畝左右,而100畝麥草的收益能達到1萬余元,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解決了秸稈焚燒難題,增加了秸稈利用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