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沛縣生態肉鴨產業作為三大農業主導產業之一,生態肉鴨孵化、養殖、加工均超1億羽,年產值超150億元,現實了三個全國*。被中國特產之鄉評委會授予“中國肉鴨之鄉”稱號,被江蘇省農委評為“江蘇省肉鴨產業基地”。
一是實現了規?;B殖。生態肉鴨產業集群以朱寨、鹿樓、棲山、河口等鎮為重點,大力推進標準化、生態化養殖。全縣千萬羽以上的規模養殖鎮發展到6個,百萬羽以上的專業村36個,十萬羽以上的養殖小區99個,建有肉鴨生態健康標準化養殖大棚1.8萬棟,發酵床養鴨面積800余畝, 95%實現集約化飼養,畝均效益3萬元左右。以沛縣年年順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生態肉鴨養殖企業積極推廣生態、環保、高效養殖模式,把發展肉鴨養殖、加工生產和建設環境、培植農業資源結合起來,實現養殖業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目前該公司已建設標準化肉鴨養殖圈舍16棟,已出欄生態肉鴨100萬羽,剩余12個圈舍9月份完工并投產,鹿樓鎮、河口鎮肉鴨養殖基地正土地流轉中。
二是實現了產業化經營。沛縣擁有以中國雨潤集團、徐州忠意集團、廣西桂柳集團、徐州海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遠景羽絨等為龍頭的肉鴨孵化、加工企業40余家,年孵化苗鴨1.2億羽,年加工肉鴨1億羽,年熟食加工肉鴨產品3萬噸,產值達32億元。形成了集種鴨孵化、規模養殖、宰殺分割、熟食加工、羽絨制品、服飾寢具、飼料禽藥于一體的產業體系。
三是實現了社會化服務。沛縣牽頭組建了江蘇省鴨業協會,發展肉鴨專業合作社、協會62家,經紀人發展到886人。建立了縣、鎮、村三級服務網絡,為養殖戶提供種苗供應、疫病防治、產品運輸等全方位服務。目前,全縣擁有專業防疫人員400余人,物資配送單位80余家,專業運輸車輛1200余輛,到目前產值達25億元以上。
上半年沛縣通過示范來實踐“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模式,帶動肉鴨產業鏈的開發,生態肉鴨產業集群產值達82億元。目前沛縣生態肉鴨產業形成以忠意、桂柳等為龍頭的集種鴨——孵化——育雛——飼養——宰殺——精細分割——精深加工——服飾寢具——飼料、獸藥——銷售于一條龍的肉鴨產業鏈。“科秀龍鴨”、“龍飛地”牌肉鴨獲江蘇*農產品稱號。目前沛縣肉鴨占領南京肉鴨市場近1/3的份額,其規??偭孔笥伊擞?ldquo;鴨都”美稱南京的肉鴨市場價格,“華英”生產的鴨產品還突破了綠色壁壘的封鎖,進入歐盟市場,年創匯300多萬美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