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聊城市委辦公室印發《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實施意見》據了解,到2020年,聊城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得到切實保障,農戶承包權得到有效落實,土地經營權得到充分放活,“三權”關系基本理順;全市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率達到50%以上。
意見稱,“三權”分置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展現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持久活力,有利于明晰土地產權關系,更好地維護農民集體、承包農戶、經營主體的權益;有利于促進土地資源合理利用,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近年來,伴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聊城市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民與土地的關系發生深刻變化,2017年底全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突破275萬畝,占農村家庭承包耕地的比重達到37.77%,農村土地流轉呈現主體多元化、方式多樣化趨勢。總體上,聊城市農村土地承包關系趨于穩定和完善,“三權”分置格局已初步形成,但還存在“三權”界限不清、權利主體不明、土地流轉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當前,積極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是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積極適應新形勢推進聊城市農業農村工作的現實要求。
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遵循四項基本原則。
尊重農民意愿。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尊重農民選擇權,充分發揮農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依法保障和維護農民合法權益,讓農民成為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的積極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不搞強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守住政策底線。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不能改垮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能改少耕地,不能改弱糧食生產能力,不能損害農民利益。
堅持循序漸進。充分認識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根本性、長期性和復雜性,保持足夠歷史耐心和定力,審慎穩妥推進改革,由點及面開展,逐步將實踐經驗上升為制度安排。
堅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當地資源稟賦、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地關系等方面的差異,大膽進行實踐,不斷探索和制度創新,總結形成適合本地實際、具有鮮明特色的“三權”分置具體路徑和辦法。
據了解,到2020年,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得到切實保障,農戶承包權得到有效落實,土地經營權得到充分放活,“三權”關系基本理順,各自功能和整體效用得到充分發揮,基本形成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平等保護的“三權”分置格局;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生力軍和主力軍,初步構建起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全市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率達到50%以上,實現村有服務站點、鄉鎮有服務中心、縣及市屬開發區有交易市場,建立健全覆蓋全市的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服務體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