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海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以下簡稱“區農檢中心”)舉行開放日活動,向市民派發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資料,講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基本知識,揭秘南海市民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道防線。
“選取有代表性的蔬菜樣品,擦去表面泥土,剪成1厘米見方的碎片,取5克放入帶蓋瓶中,加入10毫升純凈水,震搖50次,靜置2分鐘以上……”活動一開始,區農檢中心副主任、技術負責人冼建芬向市民演示了農藥速測卡的使用方法,“利用速測卡,市民在家里也可以快速檢測蔬菜中的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殘留情況。”
隨后,市民來到區農檢中心實驗室參觀。“有很多市民拿著兩三顆荔枝,或幾根青菜到實驗室要求檢驗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這是不科學的。”冼建芬介紹,實驗室主要檢測未經加工的初級農產品,為確保檢測樣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要求魚類3尾以上且可檢測樣本量不少于400克,雞蛋不少于6至8枚。
參觀過程中,實驗室工作人員向市民介紹了高效液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等檢測儀器設備及其主要功能,并邀請市民體驗農藥殘留快速檢測。
“我們每天的飲食都離不開蔬菜肉類,經過檢測我們買得放心,吃得安心。”市民甘姨說,自己特別愛吃豬肉,但平日消費時無法追溯到生產源頭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規范,在實驗室看到工作人員對農產品細致檢驗,以后消費也會更加放心。
事實上,近年來“瘦肉精”在區農檢中心的檢出率為零。據統計,今年1~6月區農檢中心及7個鎮(街道)農檢中心抽檢生產環節各類農產品樣品26.63萬項(次),農業部門監管的種植業產品、畜禽產品及水產品所檢項目合格率均達到98.5%以上,達到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要求。
“我們希望通過開放日活動,向市民宣傳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知識,進一步搭建農產品檢測實驗室與廣大市民溝通聯系的橋梁,同時增強市民對南海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信心。”南海農林漁業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科長孔國添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