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盛木耳菌包廠大棚內,一排排木耳菌袋整齊排列,一簇簇黑木耳破袋而出,10幾名工人穿梭往來忙著采摘、晾曬……
看到記者前來采訪,雙興村1組貧困戶賈洪軍主動上前“搭話”:“村里自從建了菌包廠,我便在這里干活,不僅可以照顧家人,還能掙錢,別提有多高興了,希望咱村的產業越辦越好!”
賈洪軍妻子患有白血病,孩子正在上學,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去年,雙興鎮充分利用本地傳統產業優勢,發展木耳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通過整合雙興村、慶勝村兩個貧困村的資金和資源,發展了新盛菌包廠產業扶貧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產干木耳達10萬公斤,產值500萬元,可為每戶貧困戶每年增加1000元收入,特別是針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村里還為他們安置就業崗位,千方百計為貧困戶增加收入。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梅河口市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真正激發困難群眾的內生動力,變“輸血”為“造血”,從根本上確保脫貧效果。
康美優品米業、中城銀信作為全市水稻種植、光伏發電扶貧產業龍頭企業;把木耳和香菇栽培做為扶貧主導產業。今年,在做大做強16個貧困村產業扶貧項目的同時,謀劃推進21個非貧困村產業扶貧項目,重點培育菌類栽培、中草藥種植、稻米加工、果木花卉養植采摘、分布式光伏發電、秸稈制碳、旅游扶貧產業項目,實現所有的貧困人口扶貧產業項目全覆蓋。
創新帶動模式。采取入股分紅、投資收益、安排就業、設施租賃等模式,不斷創新和豐富與貧困群體的利益聯結方式,實現穩定增收和持續增收。著力打造山城鎮保興村國家旅游脫貧示范村建設,探索鄉村旅游扶貧新模式。
突破資金瓶頸。追加扶貧小額信貸風險金100萬元,信貸擔保金達到貧困人口每人300元以上;先期投入風險保證金100萬元,搭建扶貧產業融資平臺,為帶動貧困戶增收的龍頭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提供信貸擔保;實施扶貧產業扶持政策,對貧困戶發展香菇、木耳產業給予更加優惠的補貼政策,鼓勵貧困戶發展棚膜經濟和農家樂產業。
加強項目管理。加大審計和監管力度,保證專項資金安全和保值率、收益率,充分發揮脫貧帶動作用,確保每個鄉鎮都有適度規模的產業扶貧基地,每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能參與1個以上產業扶貧項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