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惠州化肥農藥減量農戶增產增收(圖)
惠州化肥農藥減量農戶增產增收(圖)
農業網   時間:2018/8/1 17:47:00  來源:惠州日報  閱讀數:413

農田

  近年來,廣東省惠州市積極推進世界銀行貸款廣東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認真實施環境友好型種植業和牲畜廢棄物治理示范工程,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進一步保護水生態環境。同時,惠州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養殖業污染防治等,促進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健康持續發展。

  推環境友好型種植業,減少化肥農藥用量。

  “用IC卡到農資店購物有補貼,農民實實在在獲利,通過項目還有培訓,科學施肥用藥能增產減排,很環保,這個項目很好。”農戶紛紛稱贊道。

  2015年,世行項目在惠城區橫瀝鎮、汝湖鎮,惠陽區平潭鎮、良井鎮,博羅縣楊村鎮、福田鎮實施環境友好型種植業,治理耕地6.52萬畝,項目參與農戶8717戶,農戶獲生態減排補貼等600萬元。到2017年,惠州環境友好型種植示范項目由2015年的6個鄉鎮擴大到13個鄉鎮,治理耕地近15萬畝,項目參與農戶超過1.7萬戶,農戶獲生態減排補貼近2000萬元。

  從市農業局了解到,惠州實施的環境友好型種植業主要種有水稻、甜玉米、蔬菜(包括紅蔥和淮山)等種類。環境友好型種植業示范工程主要是通過科學施肥用藥,在不減產甚至增產的前提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達到減排保護水環境和環保的目的。化肥減量控污主要采用配方肥推廣工程、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應用工程;農藥減量控害包括公共支撐工程和主要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工程;化肥、農藥減量控污控害工程通過以IC卡補貼管理信息系統為載體的生態減排補償來輔助實現。

  全市環境友好型種植示范項目工作已取得明顯成效,化肥農藥施用量明顯減少,農藥全面普及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用藥次數每造作物普遍減少1-2次。另外,還減少了化肥用量。化肥和農藥對比項目實施前分別減少用量15%和20%以上,農戶增產增收10%,保護了水生態環境和農業生態環境,農戶的環保意識和生態種養技能明顯提升。

  實施牲畜廢棄物治理示范項目,探索治污減排新模式。

  在推進世行項目牲畜廢棄物治理示范工程子項目實施過程中,惠州項目豬場主要采用能源環保型和能源生態型兩種模式。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惠州*批9家養殖場實施牲畜廢棄物管理示范工程。截至2017年12月底,惠州共有13家豬場參加并實施世行牲畜廢棄物治理示范工程項目,共投入近3350萬元,其中獲世行項目補貼2180萬元。這些示范工程順利運行后,項目豬場10萬余頭豬每天產生的2000余噸廢水將達標排放或零排放,污水處理后可以作為農業用水或豬場沖欄用水。

  為了給世行貸款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的引進和實施創造良好氛圍,惠州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出臺相關管理制度和措施,推進惠州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和節能減排工作。目前,全市有429家規模畜禽養殖場已配套建設廢棄物貯存處理設施,有100個畜禽養殖場取得環保排污許可證。與此同時,大力推進農村沼氣建設,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通過“豬—沼—魚—果(菜)”發展循環經濟,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在此過程中,惠州涌現了一批生態環保養殖示范基地。位于惠城區馬安鎮的惠州市興牧畜牧發展有限公司,采用 “超大型沼氣厭氧處理”技術,并結合沼氣發電和污水環保處理循環利用新模式,取得了治理大型豬場牲畜廢棄物的良好效果,為惠州養殖場走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發展之路提供了可借鑒的做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