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麗江市憑借特有的鄉土樹種資源優勢,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大大提高了全市的盆景創作技藝水平。目前,麗江市盆景存量已超過30萬盆,涌現出一批規模大、檔次高的盆景園,盆景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在麗江玉龍縣檔案局工作的和永華,從小喜歡植物,他將業余時間投入到花花草草之中。自2007年以來,他投入150多萬元,用于發展以黃楊為主的盆景,數量有200多盆,按照他自己的估價,貨值有400多萬元。其中的一盆黃楊盆景,買家曾出價45萬元他都沒賣。
在麗江市,像和永華一樣的盆景玩家還有很多,姚國全就是其中之一。“之前跑運輸,每年收入七八萬元。2013年把盆景作為主業以來,僅去年賣盆景的收入就有20多萬元。在麗江市舉辦的首屆盆景展開幕當天,我賣了3萬多元的盆景。”姚國全告訴筆者。
張文生與姚國全不同,他每年都邀請中國盆景*作家陳友貴等前來指導,因此收藏、養殖的300多盆松柏、黃楊、清香木、金彈子、石榴、杜鵑等盆景檔次高、品質好。其中一盆真柏盆景的樹齡有300多年,按照麗江市盆景協會常務理事、副會長和壽春的說法,這盆盆景的市值超過200萬元。“張文生收藏的這盆真柏盆景,可以代表麗江市盆景的*水平。”和壽春向筆者介紹。
麗江市有很多*的盆景作家。今年32歲的太陽園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麗江紅,云南省賞石盆景協會副秘書長、麗江市盆景協會常務理事王志遠等,都是“2017中國爵——中國盆景作家全國百強選手”。
王志遠介紹說,麗江不僅植物資源豐富,很多鄉土樹種都適合做盆景,而且納西族先民有崇尚自然、保護生態、美化環境的優良傳統,家家戶戶喜歡種植花木盆景,因此享有“麗郡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的美譽。但由于過去缺乏對外交流,盆景創作局限于傳統的經驗、方法和理念,觀念和水平都與先進發達地區存在較大差距。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條件的改善,喜歡盆景的人越來越多,為盆景產業的發展奠定了龐大的群眾基礎。麗江市盆景協會自成立以來,由于頻繁邀請省內外專家到麗江傳授技藝,并組織參觀考察,積極參與各地盆景展示活動,舉辦相關論壇和交流,故而大大推動了當地盆景產業的發展。
“目前麗江市以玉龍縣和古城區為中心的盆景存量有30多萬盆,其中云南松、黃楊盆景占總量的60%。麗江盆景產業不僅發展快,制作、鑒賞水平也越來越高。盆景產業的發展還帶動了盆器、植料等其他行業的發展。”王志遠說。
中國盆景藝術大師、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徐昊是眾多應邀到麗江傳授盆景技藝的大師之一。他說:“麗江盆景發展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和素材優勢,雖然在制作水平上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通過努力發掘地方鄉土樹種資源優勢,進一步提高創作技藝和栽培管養水平,麗江盆景會后來居上,在全國盆景界的影響會越來越大。”
王志遠認為,麗江盆景產業發展目前還處于成長階段,今后的發展應充分發揮當地特有樹種資源豐富的優勢,在發展大中型盆景的基礎上,更多地要注重中小型盆景的創作,以滿足居家、辦公場所和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要。王志遠表示:“今后我們盆景協會將進一步加強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瞄準市場、打造品牌,努力把麗江盆景產業做大做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