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而如何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社會各界都致力于破解出*優答案。
“硬瓶頸”和“軟制約”仍然存在
在中國電商扶貧聯盟啟動大會上,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司長騫芳莉就坦言,眾所周知,脫貧路上的“*后一公里”一定在農村,而農村脫貧“*難啃的骨頭”在于農產品上行。
騫芳莉指出,應當看到,現階段我國農產品電商總體規模仍然較小。2017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僅占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的4.4%,通過線上銷售的生鮮農產品僅占全部生鮮零售的7.9%,部分地區工業品下行與農產品上行的“逆差”嚴重,農產品上行依然困難重重。
電子商務在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脫貧攻堅上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數據現實,2017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24萬億元,同比增長39.1%。截至2017年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已覆蓋60%的*貧困縣,全國農村網店985.6萬家,同比增加20.7%,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
不過,騫芳莉也指出,不容否認的是,我國農村電商發展還存在許多“硬瓶頸”和“軟制約”。從產業主體看,缺乏成熟的市場化運作模式。許多地區發展電商只是“徒有其表”,未能深刻理解“電商為何”和“電商何為”,市場化的幫扶機制和運作模式仍未建立,企業仍過度依賴政策傾斜和“股東輸血”。從資源要素看,人才、資金、數據成為限制農村電商發展的三大痛點。
人才方面,大水漫灌式的培訓無法解決供需結構性矛盾的問題;融資方面,農村電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仍未有效解決;數據方面,賦能縱深不夠,未能充分利用數據、信息等新興生產要素推動農業經營由“種什么賣什么”向“買什么種什么”轉變;從支撐體系看,契合農村電商發展的服務體系尚待完善。如部分農村地區“*后一公里”和“*初一公里”問題仍懸而未決,信息分析、圖片制作、包裝印刷等電子商務配套服務業也亟待健全。
品牌戰略做抓手
如何從政府層面推動解決這些問題?騫芳莉指出,下一步,商務部將“三管齊下”加快農村電商發展:著力培育“土生土長”有生命力的新興市場主體、著力激發關鍵要素活力和著力健全服務體系。“可以清晰地看到,品牌戰略將成為電商扶貧的重要抓手。品牌戰略的核心是通過差異化供給強化市場對特定產品的認知,以達到市場突出和市場區別的作用。但現階段我國農產品電商商家品牌意識淡薄,忽略了市場認知度與消費者忠誠度的培養。線上存在的大量同質商品,不但無法凸顯產品特色,也讓消費者難以有效區分優劣。同時,鑒于電子商務‘爆品市場’的特性,品牌化應以規模化和標準化為前提,即一旦銷路打開,產量要跟得上。”騫芳莉指出,目前,我國擁有SC認證的農產品企業仍然較少,“三品一標”認證也存在普及率低、地區分布不均等問題。“前一段時間,商務部通過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推薦和專家評審,形成了*批電商扶貧優質農特產品名單,培育扶貧品牌邁出了關鍵的*步。”騫芳莉說,下一步,商務部還將多方發力加速優質品牌培育,繼續大力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激活社會公益資金,促進電商企業深度參與,深入挖掘優特農產品,優選特色農產品扶貧品牌,加速推進農產品品牌化。
正如騫芳莉所說,“脫貧攻堅既非朝夕之功,也絕非少數人可為之,需要我們匯集一切可以匯集的智慧、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今天啟動的中國電商扶貧聯盟正是應運而生。”
中國電商扶貧聯盟主席李曉林指出,中國電商扶貧聯盟不但從貧困地區遴選出一批*農特產品品牌,而且還制定了*、有效的幫扶措施。從品牌塑造、專業培訓、銷售體系建設、產業培育等方面幫助其發展壯大,以期帶動貧困地區群眾可持續增收、脫貧、致富。“未來,各方齊心協力將更多‘藏在深山人未識’的好產品送到千家萬戶。”騫芳莉指出,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業務指導并組織貧困地區推薦優質農特產品;民建中央通過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提供資金支持,加強品牌宣傳;電商企業結合各自經營特色和優勢資源不斷擴大牽手品牌的數量,在產品展示、流量資源等方面給予傾斜,擴大銷售規模,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貧困農戶增收目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