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歲的宋勇兵是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黃山鄉南陽護村人,在太原拼搏十幾年,成了遠近有名的小老板。2012年,他跟隨省農業廳一位朋友到廣西玉林的一個農業園區參觀,了解到這個園區中藥材畝產值可達1萬多元。“我們家鄉農業太落后了,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畝收入才千把元。”宋勇兵說。于是,他萌發了回鄉創業的念頭。
為做到有的放矢,宋勇兵用一年多時間,了解國內外中藥材的市場行情,走出去學習科學種植中藥材技術,在技術培訓、采集、加工、銷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注冊了“一棵心”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通過”免費育苗+技術培訓+保障銷路“的模式,為引領鄉親們發展中藥材產業奠定了基礎。
2014年初,宋勇兵毅然返鄉投資300余萬元,對村集體荒蕪多年的500余畝坡耕地進行了開墾復耕,種植白芍150畝、白術130畝、桔梗10畝、黃菊花200余畝。不僅安排本村及周邊50余名富余勞動力就近就業,同時輻射帶動本村30余戶農戶依靠中藥材種植增收致富。
2016年,宋勇兵在原有基礎上新建蓄水池1座,開墾60余畝荒地,承包村集體耕地100畝,利用地頭埉岸種植黃菊花10萬余株。
去年,宋勇兵又在本縣兩個鄉鎮流轉土地1000余畝,種植丹參、白芷、桔梗等品種,帶動項目村100余戶走上中藥材種植產業之路。
去年6月,已獲得全國農業勞動模范的宋勇兵在南陽護村成功舉辦了“一棵心”農莊中藥材產業扶貧暨首屆芍藥花文化節,吸引省市縣各界200余人士前往參加,大家無不為他心系家鄉、返鄉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精神而贊嘆。為此,省農業廳還把“一棵心”種植專業合作社確定為全省中藥材育苗基地,以輻射帶動壺關乃至長治的中藥材發展。
今年春天,宋勇兵又馬不停蹄地在壺關太行山大峽谷腹地的莊則上村流轉土地100畝,建起了紫團參園基地,目前紫團人參正在育苗,他要讓久負盛名、幾乎失傳的紫團人參重見天日,并發展成為當地產業扶貧的朝陽產業。
“今后,我們將在本土規劃建設占地1000余畝的中草藥觀光園,建成涼曬場等相關配套設施,打造集中藥材種植、休閑觀光等為一體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園區。”談起今后發展,宋勇兵信心滿滿。
宋勇兵由遠近有名的小老板到成為全國農業勞動模范,的確是做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跡。他心系家鄉,一個偶然的參觀,徹底改變了他的投資方向。于是,他帶著資金,毅然返鄉,通過修建基礎設施,采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通過“免費育苗+技術培訓+保障銷路”的模式,帶動項目村100余戶、350余口人走上中藥材種植產業致富之路。還通過創新要讓久負盛名但幾乎失傳的紫團人參重見天日,并發展成為當地產業扶貧的朝陽產業。預祝他的中草藥觀光園早日建成,帶領更多的鄉親們脫貧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