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了!”地壟邊上,牧草種植戶王奎元望著遠處的收割機,臉上綻開了笑容。
為啥?與去年相比,一畝羊草能多產七八十斤,一畝苜蓿能多二三百斤,能不高興嘛。
黑龍江省大慶市今年529萬畝牧草,由于精心種植,雨水豐盈,總產量預計11億斤左右,比去年增產35%以上,產值預計4億元以上,為黑龍江省大慶市牛、羊的營養餐里再添“份額”。如此背后下,帶來了一串產業大軍,目前黑龍江省大慶市4萬多人“行走”在這條牧草產業鏈上。
牧草迎來豐收季
“今年雨水大,草長得就好。羊草一年一茬,苜蓿今年能割三茬。我家才收,大多數是立秋過后開始收割。”與記者說話的叫王奎元,杜爾伯特縣人。據王奎元講,他家共有1.7萬畝草原,全是天然的羊草,平均畝產在200斤以上,總產能達到134萬斤以上。王奎元口中所說的羊草和苜蓿,總稱為牧草。
“苜蓿,要晾曬兩天才能打包。因獨特的土質,縣里一些地方特別適合種植苜蓿,而且*茬收割后,還會有第二茬、第三茬,既能滿足自己家牛羊口糧問題,又能賣錢。”在林甸縣從事草原工作的常玉臣說。
以往,種在草原上的苜蓿,除了耕種時澆一遍水,一般多是靠天等雨,一年兩茬。因苜蓿營養豐富,這幾年價格攀升,種植戶們開始精心飼弄,即使干旱年份也有大型噴灌這一水利設施做保障,一年能收三茬,畝產800斤到1000斤不等。
今年,黑龍江省大慶市通過草原圍欄、草原改良和人工飼草建設的方式,治理“三化”草原。通過草原建設,加快草原植被恢復,塑造綠色發展空間,穩定提升草原生態資產總量。
過腹增值空間大
苜蓿,畝效益在700元左右。如果用來養牛、養羊,那附加值會更高。
據市畜牧獸醫局的有關人士講,喂過苜蓿的奶牛,產奶由原來的3到4噸提高到6到8噸。
杜爾伯特縣一心鄉的王洪亮說,通過喂苜蓿,一頭奶牛一個產奶期能多產1200斤到1800斤,折合成現金就是2000元到3000元之間。
苜蓿,除了奶牛,還是肉牛的上好飼料。
侯振河,讓胡路區草原承包大戶,他家有2.2萬畝草原,清一色的苜蓿。
“這些苜蓿,由于今年重新播種的時間較晚,只能割一茬了。明年就好了,能割三茬,畝產按800斤計算,可產1760萬斤。如果直接賣草的話,每市斤按0.85元算,產值就是1496萬元。如果把苜蓿用來喂牛的話,那又是另一筆賬。”侯振河說。
原來,侯振河家養有288頭肉牛,一頭肉牛一年可吃掉2000多斤的苜蓿。如果這2000多斤苜蓿直接賣掉的話能賣1700多元,但肉牛吃掉苜蓿后體質增強,一頭肉牛能賣1.5萬元左右。
如果自己屠宰賣肉的話,一頭肉牛能賣4萬元左右。牧草,通過飼喂來過腹增值,許多養殖戶覺得這是一筆劃算的賬,于是不少草原承包戶,開始通過養牛、養羊來增加牧草的附加值。
牧草鏈上賺錢忙
牧草,拉起了黑龍江省大慶市服務草產業的就業和經營隊伍。據業內相關人士粗略估算,黑龍江省大慶市能有4萬多人從中受益,除去牧草賣錢外,再創產值2億元以上。
每年,牧草需要上肥、機收、打包、打捆,而后是牛羊牧場的用料。于是,種植牧草的牧業公司、合作社出現了,打工族光顧了,養殖業、農資店也開始生意興隆了。
王利財,是一名打包工人。每年的苜蓿收割季,他都要從早忙到晚,*200元的雇工費,一茬干個七八天。三茬苜蓿收完,他的腰包里也多了4000多元的收入。
像王利財這樣的農民,黑龍江省大慶市約有2000人之多。在讓胡路區的一家牧草種植專業合作社里,社員們選地、選種、灌溉等,一樣都馬虎不得,伺弄苜蓿像種地一樣,精細得很。他們說,只有這樣產量才高。產量高了,賣得自然多,社員們賺得也就多。
肇源縣和平鄉,共有奶牛6000頭,肉牛1500頭。其中,僅惠豐牧業就有5000多頭奶牛,用工100多人。全鄉大約有200人與牧草產業鏈有關,今年能賺回200萬元的收入。
牧草產業自身發展的同時,又帶動了一批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其中運輸、包裝等行業深受其利。
據黑龍江省大慶市業內人士講,牧草業是產業鏈*長、容納科技手段和就業人數*多的產業之一。牧草業有多種功能,從生態保障,到植物性生產,再到動物性生產,乃至延伸到產品加工流通,有其廣闊的前景。隨著創業腳步的加快,相信還會有更多的人士投入到牧草產業中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