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們在昆明市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及重點流域規模化畜禽養殖整治專項攻堅推進會上獲悉,昆明堅決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進農業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支撐能力。目標在2020年,昆明市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確保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0%以上,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30%以上,肥料、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
在化肥使用方面,“十三五”以來,昆明市按照《農業部關于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的通知》和《昆明市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在全市范圍內,以滇池流域及重點水源保護區為重點,認真落實《農業部耕地質量保護提升與化肥減量增效》《滇池流域及補水區減肥減藥技術推廣項目》等重點項目,實施了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綠肥種植與秸稈還田、障礙耕地土壤修復、重點區域配肥站建設等綜合配套技術措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了化肥使用量。
昆明市農科院土肥站站長童江云介紹,2015年至2017年,昆明市在全市范圍和重點區域完成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推廣10444萬畝,其中測土配方施肥545.5萬畝,水肥一體化技術43.93萬畝,綠肥種植55萬畝,推廣酸化土壤、鹽化土壤治理18萬畝,推廣作物覆蓋了水稻、玉米、馬鈴薯、蠶豆、麥類、蔬菜、花卉、果樹等多種作物,3年來,總減少肥料使用量2.16萬噸。
為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我市緊密結合發展高原特色農業需求,結合當前農業生產特點和滇池流域水環境治理目標任務,從肥料新品種、施肥新方法上改進施肥水平,大力推廣新型綠色環保肥料、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肥一體化、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等技術,注重農業資源有效利用,提升耕地土壤肥力水平,用養結合,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技術、綠肥種植技術、耕地土壤修復技術等。
在農藥使用方面,昆明市近年來在綠色防控減量方面成效顯著。在2006年至2015年的10年間,昆明市共建設“IPM(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示范村”74個(次),累計示范面積6.55萬畝,輻射面積達115.99萬畝次。“十三五”開局后,昆明市植保部門結合農業部《到2020年實現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要求,在全市范圍內繼續開展綠色防控農藥減量技術示范和推廣。
昆明市植保植檢站站長太一梅介紹,昆明市以規范農藥銷售市場貫徹落實《農藥管理條例》及配套規章為契機,開展不定期農藥大檢查,重點排查非法非標生產農藥、違規經營農藥、超限使用農藥等問題。2017年,在滇池及補水區建設病蟲害綠色防控農藥減量示范村12個,示范區面積15950畝;開辦降低農藥使用風險農民田間學校10所;應用物理、生物、農業防治技術面積76500畝,在全市輻射示范面積96.43萬畝,通過創建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提高綠色防控技術和統防統治覆蓋率,2017年昆明市綠色防控示范區面積比上年同期增加24.4%,輻射帶動面積增加21.8%,主要作物非化學防控覆蓋率33.8%。
會議上,農業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昆明市農業相關部門將積極聯動,大力實施化肥農藥負增長行動。鼓勵開展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合理調整施肥結構,引導農民積極使用農家肥。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大力開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著力提升耕地內在質量,2018年至2020年完成農民田間學校32所、病蟲害綠色防控農藥減量示范村32個。擴大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推廣應用,逐步淘汰高毒農藥,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努力實現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的工作目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