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第十三屆中國云南普洱茶國際博覽交易會(下稱“茶博會”)在云南省普洱市落下帷幕。在三天的時間里,來自馬來西亞、土耳其、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采購商齊聚普洱。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歷史上,云南普洱向四面八方輻射出五條茶馬古道,開辟出普洱茶的陸上絲綢之路,成為云南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橋梁。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2017年,云南茶葉出口7924.7千克,出口額已達3860.44萬美元。
作為普洱茶的主要產區之一、中國*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普洱市自2010年起投入3億多元人民幣,在全國率先實施生態茶園建設;開展有機茶園轉換,目前全市進入轉換期和通過有機認證茶園面積達31.65萬畝;力爭到2020年,全市60萬畝以上的茶園實現有機化,*的茶園走上綠色安全生態之路。
“上景邁茶山的車輛都要過‘安檢’。”普洱市瀾滄縣景邁人家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仙貢說,凡是農藥化肥、外來茶葉,都要杜絕,就是為了保護好景邁山的自然環境,提升茶葉品質。
“現在每年到景邁山看茶、買茶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我們也計劃打造區域品牌,向國際標準靠攏。”仙貢認為,不僅是普洱茶,和茶有關的民族文化、習俗,都會被世界關注,“我覺得,景邁山今后將通絡一條新時代的茶馬古道,通過互聯網等平臺通向全世界”。
馬來西亞普洱茶商會會長陳景崗和仙貢的觀點不謀而合。他指出,馬來西亞有800萬華人,其中半數家庭都有收藏普洱茶的習慣,普洱茶早已融入了當地的生活中。“普洱茶不分國界,全球通用,是‘一帶一路’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綠色名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