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湖北推進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圖)
湖北推進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圖)
農業網   時間:2018/8/30 13:36:00  來源:湖北日報訊  閱讀數:409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湖北先試先行,18個縣市區先后進行了有益嘗試,為全省乃至全國全面鋪開改革探出了新路。

  這項改革給鄉村帶來了什么變化?還有哪些重點和難點需要突破?

  呼應訴求 改革勢在必行

  長期以來,農村集體資產有多少、收益如何、怎么分配,村干部不清楚,農民心里也是一筆“糊涂賬”,集體資產看上去“人人所有”,實則“個個無份”。

  群眾的訴求,就是中央的關切。黨的十九大強調:“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

  湖北省農村經營管理局局長張清林介紹,村集體資產包括:土地、山林、魚塘、灘涂等資源性資產;廠房、商鋪等經營性資產;學校、衛生所等非經營性資產。

  近年來,農村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村集體資產總量規模也越來越大。全省通過土地確權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截至7月底,全省核實集體資產432.9億元。

  如何將這些資源變成農民口袋里實實在在的收益?

  2017年,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明晰農村集體產權歸屬,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就是要喚醒土地、山林、水面等沉睡資源,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張清林說,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激活村集體資產,推動城鄉要素互融互通,改革意義尤為重大。

  群眾的事 群眾說了算

  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破冰”的首要之舉在于確權。

  宜城市板橋店鎮羅屋村有不少村集體荒地,村民們爭先恐后地在山坡、土地上開墾,種植糧食和經濟作物,所有村民都有同樣的心理:集體的東西,不搶白不搶。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后,通過科學丈量,羅屋村清理出集體荒地4000多畝、堰塘203口,并統一對外發包,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60萬元收入。

  截至7月底,全省有5636個村組完成清產核資,3905個村組完成清人分類。

  清產核資,確認成員,股權量化,完善權能,是改革的“四步曲”。每個村的經濟基礎、資源條件大不相同,成員如何界定?股權怎么設置?一旦處理不好,極易產生矛盾。

  “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省農村經營管理局副局長楊家林說,按照“有法依法、有規依規、無規依民”,除法律有明確規定的外,重大事項和有爭議的問題一律經過民主表決、張榜公示,所有農戶代表簽字才算有效。

  得到了群眾的認可,改革便有了原生動力。

  踏訪許多改革試點村,我們欣喜地發現,集體資產量化到戶后,農民與集體之間建起了緊密利益聯結機制,農民參與性高漲,干群關系融洽,新的鄉村治理體系正在重構。

  村民變股民 開啟致富新通道

  中山村是黃梅縣五祖鎮*偏遠山村之一,多年來大量耕地拋荒,產業匱乏。*扶貧工作隊進村后認為,村里5000畝荒山就是重要的資源。村里牽頭成立股份合作社,采取“村民+村委會+合作社”的方式,村委會用集體山林入股占股51%,村民用自家山林入股占股49%,共同開發荒山,種植楠竹。

  當漫山遍野的楠竹成勢,便吸引了資本的目光。廣東東莞一家旅游開發公司來到村里,投資1.3億元開發綠色休閑旅游項目,村民既可在公司打工,同時可獲得股份分紅。

  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民,這樣的故事在許多村莊開始上演。

  張清林介紹,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是此輪改革的根本目的。

  早在2015年,京山市新市鎮城畈村通過清產核資、清人分類、股權配置,讓資產變資本、村民變股民,2016年底村集體拿出459.68萬元,給全村655戶村民分紅,轟動一時。

  武漢市盤活農村閑置農房等發展資源,去年帶動貧困村農民增收2.82億元,30多個貧困村面貌發生根本性改變。

  作為前兩批全國試點,京山市、武漢市蔡甸區、大冶市、枝江市、南漳縣、武穴市等6地進行了有益探索。今年,荊門市、咸寧市、潛江市等12個地方又被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他們將在改革之路上繼續探索前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