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河南葉縣:小村莊念活“桃子經”
河南葉縣:小村莊念活“桃子經”
農業網   時間:2018/9/3 16:30:00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閱讀數:375

  近日,河南葉縣辛店鎮常派莊村的桃園內,部分村民在給果樹剪枝。“桃子收完后,剪枝很重要,我們在村集體公司指導下,統一抓緊時間修剪。”該村黨支部書記楊小伍說。

  5年前,在外創業有成的楊小伍在村民的期盼下,回村當上村黨支部書記。該村是移民貧困村,人均土地少,土地薄,村民靠外出打工為生。他結合該村特點,在村里成立了葉縣金土地專業種植合作社,帶領386戶村民種植1700畝桃林……

  畝均收入4000元 比種莊稼強多了

  暴雨趕走了一周的炎熱,村民們三三兩兩坐在門口閑聊。聊得*多的,還是剛剛收獲的桃子。

  “你要問誰家的桃子賣得好,就去找王耀偉吧。”得知記者的來意,一位村民把記者領到一座宅院前,宅院大門上“科技示范戶”的牌子閃閃發光。

  王耀偉種了3.2畝桃樹,賣了1.2萬多元。“頭年收,也沒啥經驗,就是嚴格按照合作社統一指導施肥、打藥、修剪,桃子個兒特別大。”他靦腆地說。

  今年該村桃子畝均收入4000元左右。“比種糧食強多了。”村民王根建知足地說。

  科學種植抱團發展

  正在交談時,村民曹申夫婦開著三輪車回來了。“俺的桃子太小了不好賣,只有自己開著車出售。”他說。

  原來,今年商家來收桃子要求直徑在70毫米以上,可是他家的桃子大多在60毫米以下。“當時合作社讓俺疏果,俺不舍得疏。由于營養散失,桃子小、口味也差,賣桃時明顯大果有優勢,貴一點也有人搶著要。”曹申遺憾地說。

  曹申的感受,常派莊村大多數桃農都深有體會,疏果不到位是桃子小的重要原因。客商來收購桃時拿著卡尺,達不到標準的,價格再低也不愿意收購。

  “品相不好是減少收入的另一原因。”楊小伍說。科學管理,打藥也有時限,有人錯過了治蟲*時間。還有的人套袋不到位,導致桃的底部變黑,品相也大打折扣。

  晌午時分,幾名村民找到楊小伍,希望考慮合伙抱團種桃樹。“也就是發展集體經濟,大家抱團才能確保桃產業走得更好更遠。”楊小伍解釋道。

  今年,市場給村民們上了一堂沉重的課。就在中桃上市前夕,客商上門按1.2元每斤收購,村民們一口價每斤低于1.5元不賣。楊小伍組織召開村民代表會,談了半宿也沒有談妥。*后,客商同意每斤提高1毛錢,村民仍不松口。

  接下來,市場價格沒有達到預期,果農們看著每天都有掉落的桃子,有人恐慌有人動搖。又有客商前來收購時,果農急于出手競相拉低價格,出現了暗斗現象。還有人到市場上推銷,相互拉低價格,*竟然賣到了每斤0.3元,果農之間也鬧得不愉快。

  還有的桃農,為了賣更高的價錢,非要等桃子成熟時,往省外運送,忽視了“桃子越成熟,銷售半徑越小”的客觀規律,遭受損失。

  “鄉親們主動找村干部,就是說想要真正接受村集體統一管理。”楊小伍介紹。該村準備召開村民大會,按自愿原則與村集體公司簽協議,桃子成長時接受統一管理,交給村集體公司托管,利潤大部分返還給村民,村集體從中獲得一定收入。其間,村民可組建專業勞務隊伍,額外獲得務工收入。

  合力共建桃樹產業發展后勁足

  3月28日,葉縣首屆燕山湖桃花節在常派莊桃園舉辦,游客紛至沓來。6月19日,葉縣燕山湖仙桃采摘節依舊在常派莊桃園舉辦,眾多客商云集于此。

  “兩項大活動,讓常派莊桃子名聲遠揚,也正是黨和政府的關心才堅定了村民的信心。”楊小伍表示。

  “正是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長期扶持,才有常派莊桃園的今天,發展的后勁也。”該村村委會主任杜長江說。

  常派莊村在扶貧政策支持下,村道修通了,建設了文化廣場,增添了健身設施,有了標準化村室,安全飲水提升工程也接近尾聲。

  楊小伍介紹,水利部門正為該村修建二級提灌工程,移民部門即將動工修建1200米的桃園道路,縣里將投資120萬元助力村集體經濟,建造一座500噸冷庫為桃子提供充足的儲存空間,縣委宣傳部派駐的*書記劉燁也將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術策劃網上銷售。那時,銷售范圍和銷售周期都會得到拓展,畝均收入可達到萬元左右。

  楊小伍還透露,將來還要借助扶貧線路的開通,以桃園為媒介發展田園綜合體,打造農耕產業園,發展休閑農業觀光產業,讓村民步入致富的康莊大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