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種植有機核桃面積220畝2000多棵,達到盛產期的近40畝,產果約8噸,年收入達10萬元。待果樹全部進入盛產期,預計年純收入可達20多萬元。”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西舍路鎮核桃種植戶謝明華算了一筆帳,“核桃種植已成為我們閘上農民發家致富、增加收入的來源。”
謝明華口中的“致富樹”,在楚雄市15個鄉鎮均有種植,其中9個主產區核桃年均產值超1000萬元,戶均收入7010元。林農通過核桃種植人均收入達2540元,占人均年收入的25%。“核桃已成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支柱產業,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楚雄州委常委、楚雄市委書記李先祥說。
在李先祥看來,楚雄市念好“山字經”、做大做強核桃產業,既能“守住底線”,促進全市走出綠色生態有機發展的新路,又能“共奔小康”。據介紹,目前,楚雄市林業用地面積34.72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78.3%,大部分地區適宜核桃生長,種植覆蓋面達95%以上,種植面積達120萬畝,掛果面積61萬畝,進入盛果期30萬畝,核桃干果產量1.3萬噸,核桃粗加工及精深加工產值達21.31億元,占全市林業產業總產值的68%。楚雄市核桃產業發展技術支撐堅實、強勁,群眾種植經驗豐富、動力十足,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核桃文化,核桃產業發展初具規模,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李先祥介紹,按照云南省打造世界*的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的部署,楚雄市提出以“綠色食品”作為產業支撐的計劃,成立了四個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個就是核桃產業。該市將圍繞“培育大產業、打造大品牌、實現大發展”的思路,打造楚雄市核桃產業升級版,從推進核桃產業提質增效、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加快推動中國云南堅果(核桃)交易中心建設三個方面著手,加快推動楚雄市核桃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打好‘綠色三張牌’,楚雄有條件、有基礎、有前景。”李先祥說。看到了“前景”,9月8日,康美藥業(昆明)種質資源有限公司與楚雄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投資7000萬元,將在中藥材菌種研發、種苗培育、中藥材種植、加工及中藥材飲片加工廠建設等領域展開合作;云南極業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協議投資1億元,將在以核桃油為主的精深加工領域展開合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