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路好走了,外地老板直接上門購買黑豬,周末還有不少游客來摘葡萄,我們發展產業更有奔頭了。”9月10日,在廣西河池市天峨縣岜暮鄉公昌村生態黑豬養殖基地,村民張秀光一邊把幾頭黑豬過秤賣給外地客商,一邊說起農村公路建設對大石山區發展種養產業帶來的好處。
記者在公昌村看到,一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在大山之中蜿蜒,串聯起山弄間的一個個村寨,道路兩旁的旱藕郁郁蔥蔥,長勢喜人。據悉,2013年以來,張秀光依托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成立原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規?;B殖土雞、土豬以及種植無公害蔬菜、“三特”水果和旱藕,輻射帶動周邊200多戶農戶參與發展特色產業。
近年來,天峨縣積極搶抓機遇,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來抓,以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等工作為契機,積極爭取和籌措資金,大力實施縣鄉道聯網路提級改造、窄路拓寬、屯級路硬化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目前,全縣農村路網結構不斷優化,道路通暢水平不斷提高,有效改善了農村出行條件,帶動了特色種養、鄉村旅游等產業發展,為農村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堅實保障。截至目前,該縣共建成鄉道22條總長186公里,村道104條總長697公里,屯級公路總長5541公里,其中,20戶以上自然屯道路340條總長1459公里。
今年,該縣共安排資金3493.32萬元,實施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74項。其中,屯級道路升級硬化30條總長78公里,屯級砂石路建設14條總長41公里,產業配套路建設22條總長51公里、道路附屬設施8項。
時下,正值蜜桃上市季節。記者來到該縣八臘鄉洞里村納黃屯蜜桃種植基地,雖然天空飄著小雨,但果園里卻是一派忙碌景象,村民有的在采摘成熟的桃子,有的忙著裝筐、裝車。“有了水泥路,到地里收果的老板多了,我們不僅省了力氣,還不用擔心下雨天桃子運不出去。”種植戶田發建數著當天賣蜜桃所得的1800元鈔票,喜滋滋地說。
該縣堅持“修一條路、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把道路建設與推進特色產業發展相銜接,堅持產業發展到哪里,道路建設就跟進到哪里;多方整合資金,充分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加快產業道路建設,促進了全縣特色種養產業蓬勃發展,帶動廣大農村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致富。
隨著農村交通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在外務工人員選擇回鄉創業,他們依托農村交通和特色農業資源優勢,積極創辦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專業合作社、電商企業和農產品加工廠,成為帶動該縣特色產業發展的生力軍。去年以來,該縣共有724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創辦涉及農業、服務業等領域的各類經濟實體126個。目前,全縣共創建縣級萬畝特色產業示范基地28個、鄉級千畝特色產業示范基地41個、村級百畝特色產業示范基地135個,全縣共有電商企業22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