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山東章丘有溫度的扶貧人(圖)
山東章丘有溫度的扶貧人(圖)
農業網   時間:2018/9/18 14:30:00  來源:今日章丘  閱讀數:448

扶貧,第一書記

  2018年3月底,根據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委組織部統一安排,石文謙被單位派到垛莊鎮小石屋村擔任*書記。作為一名扶貧戰線上的新兵,怎么能盡快適應崗位要求?能為老百姓做些什么?這是石文謙從知道自己即將駐村工作開始,就一直縈繞在頭腦里的問題。

  小石屋村是典型的靠天吃飯的山區村,位于垛莊鎮西南方向,距離城區45公里,隨著近幾年交通有所改善,盤山公路將這個貧瘠的山村聯通了外界,但從城區到村依舊需要接近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村里共有村民106戶,344人,黨員14人,其中60歲以上黨員7人,黨員老齡化嚴重。村“兩委”成員4人,均屬年前換屆新當選,無人連任,工作積極性雖然較高,但工作經驗還有一定不足。

  駐村工作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石文謙深知,*扶貧工作直接面對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只有把工作做到他們心里,做的接地氣,才能被群眾接受和認可,所以做有溫度的扶貧成了他著手工作的堅定信念,也是他做好扶貧工作的切入點。

  剛到村里,他就開始著手走訪,發現由于近兩年來連續降雨量偏少,村內作為主要補水點的一處老泉早已停止噴涌,加之天氣日趨炎熱,廣大群眾面臨嚴重飲水困難,也成為了困難群眾*關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因該村地理構造特殊,巖層較厚,在前些年幾次抗旱打井中均不得已宣告失敗,所以很難再爭取到上級打井資金。

  他邀請農委相關負責人到小石屋察看村內原有水源和水源地蓄水池現狀,與村干部一起商討幾種可行性方案,積極邀請區水務部門的水利專家到村對大家提出的幾套供水方案進行論證,科學規劃出*優方案,爭取早日解決群眾飲水難。

  并把村里群眾飲水困難的事,向單位匯報,局里立即聯系區水務局領導協調幫助,規劃*優方案,積極發揮了包聯單位的后盾作用。因為只有打出一眼水量充足的飲水井,才能滿足群眾日常飲水需求,才能把幫扶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同時也是一支緩解村內矛盾的“軟化劑”。

  經過前期共同努力,2018年5月11日,區水務局帶領水利工程專家張運區工程師專程驅車趕到小石屋村,進行實地察看。蓄水池、泵房、老井,從山腳到山頂,沿著崎嶇的山路徒步繞村察看地形地貌、巖層結構,邊走邊問,探討解決方案,尋找適合打井的*優位置??疾旖Y束已經是中午12點半多,專家們顧不上吃午飯,立即就在村里廣場上匯總考察情況,初步確定鉆井位置,爭取盡快協調項目資金和施工隊伍,早日達到施工條件。經過不到20天的部署施工,一股急促的水流從鉆管處噴涌而出,村民們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幸福泉”。出水的那一瞬間,響起的歡騰聲一度淹沒了鉆機的轟鳴,年輕人或拿起手中的手機拍下這激動人心的一刻,或打電話給自己的至親通報這一喜訊,連老人們也耐不住這久違的歡喜。潺潺的水流像幸福的源泉,流進了充滿節日般歡聲笑語的每家每戶,幸福、喜悅充滿了這個偏遠而貧窮的小山村的每一個角落。經測算出水量并化驗水質,該井出水量可達4m3/小時,可徹底解決小石屋村村民飲用水問題,且富含多種礦物質,水質優良。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當年邁的老人顫抖著握著石文謙的手,激動地說著著再樸素不過感謝的話語時,石文謙感受到的是百姓的真情及肩頭的責任。經過打井這件事,他發現自己正逐步的被村里人接納,成為了小石屋村的一名正式“村民”。以前剛入村時每每碰到村里人,他都是主動上前打招呼,做自我介紹,發放聯系卡,而如今,他走在村里,老百姓遠遠地看見我就打著招呼,喊著去家里坐坐,看著人們臉上的喜悅,他的心*次有了小小的滿足……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盡管前路漫漫,但是爭做有溫度的扶貧,讓群眾盡快過上更美好的生活,石文謙一直在努力的路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