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吳忠農業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為主線,不斷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農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17年底全市實現農業增加值61億元,增長4.6%,增速位居全區首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12元,*突破萬元大關。農業工作綜合考評連續4年位居全區五市*。農業現代化進程邁出堅實步伐。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320萬畝左右。堅持壓減籽粒玉米改種蔬菜、釀酒葡萄、有機枸杞等特色作物后,畝均增收千元以上、節水150立方米-200立方米。全面推行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全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331家。被譽為“中國灘羊之鄉”“中國黃金奶源地”,“鹽池灘羊”進入首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同心縣、紅寺堡區跨入肉牛養殖大縣。2017年底,全市奶牛存欄達到22.1萬頭,肉牛、肉羊飼養量分別達到43萬頭、620萬只。大力實施設施蔬菜、露地蔬菜、西甜瓜“菜籃子”工程,全市瓜菜面積65萬畝。規劃建設賀蘭山東麓青銅峽市、紅寺堡區葡萄產業文化長廊,建成葡萄酒莊33個,葡萄種植面積達到22.7萬畝。
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肥水一體、奶牛生產性能測定、營養調控等技術,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95%,畜禽優良品種改良率達到98%。奶牛規模化率達到95.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5.4個百分點。冬麥后復種水稻“一年兩熟”噸糧田試驗連續三年取得成功,積極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建立院士(博士)工作站4個和農業科技創新研發中心12個。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全市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96.9%,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81.3%,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7%,農殘膜回收率達到87.4%。推進沿黃生態經濟帶、融入銀川都市圈和利青同城化建設,建成富硒農產品種植基地62個,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休閑農業企業發展到125家,農村電商435家。
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18家、合作社1855個、家庭農場836個;創建16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獲得*商標11個、寧夏*商標57個、寧夏知名農業企業品牌5個、寧夏特色優質農產品品牌5個。“吳忠亞麻籽油”成為全國*亞麻籽油地理標志產品,“鹽池黃花菜”獲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277個。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順利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全面開展農村集體清產核資。深入推進利通區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和同心縣全國農村承包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開展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多元化服務改革試點,吳忠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掛牌運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