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當下綠色消費成為時尚熱點,鄉村美食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近,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推選發布的“100個鄉村美食”之所以引發社會熱議,是因為鉤沉起了人們心底的鄉愁和“老家味道”。
鄉村美食將浸潤在故鄉空氣、水和土壤中的食材,變成獨具創意的味道,體現了民眾的生活美學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地理環境、氣候物產、風俗習慣的不同,各地區、各民族的飲食特色千姿百態、異彩紛呈,形成了許多風味,比如“南米北面”“南甜北咸東酸西辣”等等。各種食材、調料和烹調技法,恰當組合而千變萬化,蔚成鄉村美食大家庭的洋洋大觀!從農家小院到街邊小吃,鄉村美食不分貴賤,只要你喜歡。
鄉村美食是各地鄉村民眾千百年來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動體現和實踐結晶。它超越了單純的飲食概念,將幾千年的歷史沉淀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完成了由美食向地方文化印記的轉身。例如河南胡辣湯和山西平遙牛肉,傳承至今已逾千年,既是當地逢年過節家家必備的菜肴,也早已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凝結著濃濃鄉情的鄉村美食,讓城里游客從“心動”到“行動”。無論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流露出的自在和愜意,還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洋溢出的豐裕和富足,鄉村美食中蘊藏的,是獨具故鄉味道的風和塵。*作家汪曾祺在讀及蘇軾“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詩句時,曾憶起家鄉的蔞蒿,并指其“一箸入口,三春難忘,清香如坐在河邊聞到新漲的河水的氣味”。
鄉村美食為鄉村振興發展賦能。當我們說起鄉村美食,其實說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當鄉村美食同那山、那水、那人一樣成為鄉村文化的代表,當鄉村美食成為一種“文化景觀”,就具備了從增加就業、促進發展、吸引資本等多方面為鄉村發展賦能的功能;其自身也通過創新整合,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了延續生命力的有效路徑。如山西面食、沙縣小吃等,都成立了地方行業協會,解決了數以萬計農村勞動力就業。
鄉村美食是一門藝術、一種品牌。那些在灶臺、餐桌上傳承久遠的動人味道,是我們擁有的巨大寶藏,需要我們在理論和實踐等多個層面總結和傳承。當更多的城里人開始對鄉土文化心向往之,我們的“家鄉味道”也將更好地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自豪感,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推動鄉村振興朝著美好的明天堅實邁進。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