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農藥上市公司紛紛發布了2018年半年度報告。據統計的46份報告中披露的數據來看,上半年,44家盈利,2家虧損,35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76%,且9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凈利潤超過1億元的有20家,占比43%,凈利潤不足0.5億元的有19家,占比41%。總體而言,上半年國內農藥行業需求逐步回暖,產品價格、銷量等有所回升,多數企業業績向好。
受益于新產品的不斷推出,全球差異化產品的強勁增長以及銷售價格的提升,沙隆達凈利潤達23.63億元,同比增幅近80%;新安股份因為主導產品草甘膦、有機硅盈利能力增強,主要產品及銷量增加,上半年凈利潤達7.11億元,同比增加237.2%;揚農化工則受益于子公司二期項目去年建成投產,產能及銷量增加,農用菊酯價格自去年第四季度上漲,價格維持高位,凈利潤也實現了翻倍增長。
半年報中可以看出,環保政策趨嚴給各上市公司帶來的影響可謂是雙刃劍。
一方面,環保政策繼續出清落后產能,造成大宗農藥產品如草甘膦等價格上漲,帶動原藥生產企業業績和利潤持續增長,紅太陽、和邦生物、興發集團等草甘膦主要生產商都表現出不俗業績和較高利潤。
另一方面,由于受環保整治、停限產、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業績下滑。如錢江生化認為,報告期內利潤下降的原因包括:生產所需化工原材料采購價同比有15%以上的漲幅,生產成本大大提高,加之環保稅開征,公司進一步加大污染物防治力度,增加了相關設施投資,公司在治污方面的成本也隨之上漲。藍豐生化也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農化業務面臨前所未有的環保壓力。公司因環保問題自6月停產,給公司經營帶來極大的挑戰。
環保已經成為農藥企業業績增長的“命門”,因此不少農藥上市公司持續加大環保投入。
長青股份在公告中提到,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加大環保投入,長青南通子公司投入資金引進德國杜爾RTO廢氣焚燒爐,前期投入試運行的年處理29500噸進口危險廢物處置項目已開始階段性環保驗收,為有效釋放產能提供了保障;同時,公司持續推進多項工藝改進,從源頭減少“三廢”排放,環境治理成效明顯。
興發集團在公告中稱,公司不斷進行環保升級,自主建設了一系列黃磷清潔生產、尾氣凈化系統、余熱回收系統、廢水光催化處理系統、廢水MVR處理系統、草甘膦母液處理等環保設施。
為應對環保、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壓力,不少企業紛紛擴大產能打造產業鏈優勢。紅太陽表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年產1萬噸生化敵草快和年產2.5萬噸生化吡啶堿等項目順利投產,從而在2類產品中形成了產業鏈成本優勢,市場話語權大大提高。利爾化學則稱,報告期內,公司根據經營發展戰略需要,增資收購了賽科化工45%股權,從而加強上游關鍵原材料管控,并向相關精細化工領域拓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