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答復并公開了“關于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的提案”。
一、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
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和管理工作。一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支持下,農業農村部組織實施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2006—2010年)》和《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截至2016年,建設了部、省、地、縣質檢機構2770個,加上各地自己建設的農產品質檢機構,總數達到3293家,檢測人員達到3.2萬人,實現農產品檢測體系建設地市全覆蓋和縣級基本覆蓋。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初步形成,設施裝備條件明顯改善,檢測能力迅速提升,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管理。出臺了農業質檢機構考核管理辦法,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和機構審查認可工作。制定評審員管理辦法、檢測技術人員考核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加強人員管理。建立監督考核制度,定期開展能力考核、監督評審和飛行檢查,確保檢測數據公正有效。建立檢測人員培訓、考核、執證上崗制度,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檢測人員練兵,舉辦三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人員技能競賽,各級農產品質檢機構能力水平大幅提升。三是指導推動各地加強質檢機構管理。出臺《農業部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與管理的意見》,指導各地全面加強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嚴格檢驗檢測機構管理,切實保障檢測數據科學準確、真實可靠。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對各地建設項目組織專家開展督導檢查,對項目負責人定期組織開展培訓,確保質檢體系建設項目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和管理。一是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督促各地在建項目盡快完工,發揮投資效率。二是推動基層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工作,確保已經建成的質檢機構取得合法資質,及時開展工作。三是加強檢驗檢測機構人員培訓,提高檢驗檢測人員能力水平。四是加大檢測技術能力驗證考核力度,確保檢驗檢測機構檢得出、檢得準,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二、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建設
目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行農業和市場監管部門分別負責、屬地管理為主、黨委政府共同負責、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負*責任的工作格局。各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聯絡制度,協調重大工作部署,組織開展重大專項治理行動,工作合力和機制是健全的。在監管工作制度機制方面有一些創新。一是建立目標責任考核制度。積極推動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納入省級政府質量考核和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以及部門延伸績效考核,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由部門工作升級為政府行為,不斷強化食品安全責任制,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考核評價制度。自2014年啟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以來,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在創建市縣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中的比重普遍提高,試點地區發展到67個城市、322個縣,食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水平得到較大提升。二是積極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2016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 2017年6月開通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印發了相關配套制度和技術標準。同年,在四川、山東、廣東3省開展了國家追溯平臺試運行。為對接各行業、各地方已有追溯平臺,組織開展了地方追溯平臺建設情況摸底調查,擬出臺《農業農村部關于全面推廣應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的通知》,以推動國家追溯平臺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應用。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食品安全戰略,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開展好“農業質量年”活動,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出來”“管出來”“樹起來”“強起來”,著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繼續爭取政策支持,加大基層監管體系、檢測體系的投入力度,強化基層監管工作的條件建設,不斷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