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浙江諸暨市應店街鎮靈山塢村格外秀麗。村民孟招娣拿著竹籃,一大早就張羅著去打白果了。孟招娣介紹,這是為接下來兩個月的旅游旺季作準備。孟招娣這兩年每年能賣出三四百斤白果,也能為家庭增加一筆不菲的收入。
靈山塢村一帶有銀杏古樹1400多株,野生白果果實飽滿,品質上乘,年產量能達10萬公斤。白果采摘季后,銀杏樹葉由綠變黃,到秋后讓滿地鋪滿黃葉,整個秋天這里都非常美麗。但原來這種美景藏于山中,很少有人來欣賞。后來零星有些驢友會到這里小住,偶爾也帶點白果回去。這兩年,應店街鎮整治了沿線環境,牽頭組織了銀杏節,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在提升了知名度的同時,村里的特色農產品野生白果也成了“搶手貨”。今年,鎮里將公路經過的靈山塢、崇柱、紫閬等村進行整體規劃,目標是將一個村打造成一個景區。這個目標,現在逐漸成為現實。
離靈山塢村不遠的崇柱村,眾籌是一種新的融資方式。村民通過眾籌建設的農莊,旅游漸漸火起來了。崇柱村以竹子出名,擁有近5000畝竹林。走在竹林間,溪水潺潺,陣陣清涼,沁人心脾,村里還能聽石柱嬤嬤和石柱爺爺的神話傳說。這里建有生態游步道和諸(暨)富(陽)游步道,每到周末,游步道就會吸引杭州、蕭山、富陽的游客。為了利用好這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在村主任傅建益的帶領下,村民眾籌成立了旅游公司,目前已有12位村民成為股東,募資120萬元。公司順利建成后,傅建益看到游客們徒步后沒地方吃飯,就首先建了配套的餐飲農莊。
“你看,村主干道上用竹子制成的蘑菇亭可供游客棲息,鵝卵石道路則是從崇柱溪就地取材,農家樂附近的果樹已經栽種下去……”沿著村道,傅建益一一介紹。在傅建益看來,要打好鄉村生態、旅游兩張牌,不僅要搞好村莊建設,讓竹林成為一道美麗風景,還要讓崇柱村的資源變成產品,產品育市場,市場帶產業。
離崇柱村8公里左右,就是紫閬村了。紫閬村五泄的源頭,自然風光蒼翠,被譽為天然的“森林氧吧”“閬苑仙境”。紫閬當地的黃公糕非常有名,相傳元代大畫家、《富春山居圖》作者黃公望晚年隱居于紫閬大嶺山,他常隨帶那里村民制作的豆糕,去相距幾十里的富春江兩岸實地寫生。后人為紀念他,將豆糕改名為“黃公糕”。另外,村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還有面積500多畝的五泄源原生態野生刺葡萄園,豐收季節,野生刺葡萄園迎來了游客高峰期,帶火了當地的黃公糕。對于未來,紫閬村支部書記徐德堡顯得很自信:“美麗鄉村,不是喊而是干。接下來,我們要依托葡萄園、明清古街等特色旅游資源,全力開創紫閬生態旅游新局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