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陽光灑在金燦燦的稻穗上,承德百畝良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隆化縣張三營鎮水稻基地一派豐收景象,農民拿起鐮刀開始了收割。
公司技術總監孟昭杰就是張三營人,一位立志種出安全稻米的新型職業農民。摘下幾粒新收割的稻粒,揉去稻殼,米粒顆顆飽滿,晶瑩剔透,米香撲鼻。“這片核心產區畝產350公斤沒問題,又是一個豐收年。”孟昭杰笑著說。
“畝產350公斤還算豐收?不是已有‘噸糧田’了嗎?”趕來參加收割儀式的承德市民李雙清提出了疑問。
“按照我們有機水稻種植工序,畝產350公斤已是高產了。”孟昭杰介紹,盡管產量還不到施化肥、打農藥稻米的一半,但農民的收益并不低。去年公司產的“伊遜皇莊”貢米一公斤賣到了50多元,還供不應求。
隆化地處北緯41°,四季分明,雨量適中,生態優良,十分適宜水稻生長。張三營鎮地處伊遜河谷,土質肥沃,酸堿度適中,有機質含量平均為1.52%。稻田灌溉水源伊遜河發源于木蘭圍場,流域內沒有任何工業污染,水質優良。公司將當地牛糞、豬糞、雞糞等按比例調配發酵晾曬,制成營養均衡的有機肥料,不使用一點化肥。
“關鍵還得有好方法,要科學種植。”孟昭杰大學畢業后回家種地,并牽頭成立了種植專業合作社,摸索出千畝有機科技水稻種植方法,并取得國家專利證書。
聽完介紹,李雙清拿出手機掃了掃稻米外包裝上的專屬二維碼,進入了溯源體系平臺。點開溯源檔案下的“當前環境視頻”,水稻的生長視頻及種植區的PM2.5、土壤溫濕度、PH值等數據一目了然,甚至連工人施有機肥、人工除草等情景也有清晰截圖。
種放心米,掙良心錢。按照“公司+農民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當地43戶貧困戶實現增收,70多人在基地實現了就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