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巴南天坪山上,一片金黃。一塊塊稻田里,飽滿的稻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今年收成差不了,馬上就開始收割了,山上要比山下晚熟幾天。”當地種植大戶劉昌元樂呵呵地說道。
這要是放在早些年,劉昌元怎么也沒有想到,在這“倒置”的山地上,自己竟然能種上優質水稻,不僅如此,通過“稻+N”的種植、養殖模式,水稻的價格也翻了倍,家里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特殊地形帶來特殊機遇
巴南區二圣鎮天坪山地處二圣鎮與天星寺鎮之間,海拔650米左右,方圓約10余平方公里,山頂平坦開闊,山邊懸崖峭壁,是一座典型的倒置低山。“一般向斜成山,背斜成谷,但天坪山卻恰恰相反。”據巴南區農委農技站負責人周光友介紹,天坪山與一般的山不同,由于坡度不大,相對來說較為平坦,正是這樣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得天坪山上十分適宜種植水稻、水果等。
天坪山上有幾個村,包括中坪村、集體村等,今年56歲的劉昌元是中坪村的村民,家里種植了水稻180余畝,是當地有名的種植大戶。劉昌元告訴記者,早些年,自己也沒有想過種植水稻,因為山上大多數村民都外出務工,他也在附近打零工。幾年前,在區農委農技專家的指點下,他回鄉流轉了土地,開始規模化種植水稻。“有專家指點,我把水稻的品種換成了比較優質的,沒想到效果還不錯。”劉昌元說,高山地區種植水稻原本也不是稀奇事,但改良了品質,加上天坪山的地理氣候等因素,*年下來,水稻的收成就達到了畝產1000斤左右,由于品質較好,每斤大米的價格也比普通的高近40%。
嘗到了高山“稻+N”的“甜”
記者來到劉昌元的水稻田,陣陣微風中,稻香撲鼻,令人沉醉。“這一片都是我種的,我打聽了,今年可以賣到4元1斤。”劉昌元看著眼前黃燦燦的稻田,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劉昌元告訴記者,今年,他不但種植了高山優質水稻,還在巴南區農技站的幫助下,發展了50余畝“稻+N”的種植加養殖。記者注意到,在部分水稻田里,劉昌元裝上了網,挖了溝渠,魚、蝦、魚鰍等在水稻田里歡快地游來游去,也讓人感受到了即將豐收的愉悅。劉昌元給記者算了算,一畝“稻+N”農田能產600斤左右的稻谷,再加上喂魚、蝦等,產值可以上萬元,“這種農田種出來的大米,可以賣到每斤七八元!”說起這水稻田里的收成,劉昌元笑得合不攏嘴。
據統計,目前,巴南區已開展“稻+N”種植3萬畝,實行“稻+N”生態復合模式的村社,“稻+魚”畝產值可達9000元,“稻+鴨”畝產值可達8500元,“稻+蝦”和“稻+鰍”的畝產值則達到了1.2萬元,而“稻+蛙”畝產值超過了2萬元,“稻+菇”的畝產值更是達到了2.5萬元。與只種植水稻相比,實行“稻+N”模式后,農村土地畝產值翻了6倍左右。
優質水稻倒置山占比24%
除了天坪山擁有這樣的倒置山地形以外,巴南區樵坪山也是典型的倒置山地形。
據巴南區農委介紹,近年來,全區積極發展了優質水稻,分別在石灘、石龍、接龍、圣燈山、安瀾等地規模化種植優質水稻,目前,已經發展品牌化水稻5萬畝。而這其中,倒置山上種植的水稻就達到了1.2萬余畝,分別分布于天坪山和樵坪山,占比達到了24%,而這個數據還在逐年遞增中。
“倒置山種植出來的稻谷收購價格也會高一些。”周光友告訴記者,一般來說,稻谷直接收購的價格在每斤1塊3左右,而像劉昌元所種植出來的稻谷,其收購價往往都在每斤1.8元左右,這也就是巴南區樵坪大米受歡迎的原因所在。
據悉,今年,巴南區以云篆山、天坪山、五彩豐盛3個100平方公里的山區為重點,突出示范作用,積累有益經驗,以點帶面,推進全面振興。水稻種植面積近30萬畝,其中優質水稻面積10萬畝,而這10萬畝中,大部分都是分布在高海拔以及倒置山地區,再加上“稻+N”等模式的成熟推進,全區水稻綜合效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下階段,巴南區還將在轄區高山地區、倒置山地區,以及中高海拔地區大力推進優質水稻的種植,通過規模化的發展,讓農民實現致富增收。
未來,不只是天坪山上,巴南各地的優質稻谷還將繼續飄香。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