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植保技術特別是綠色植保防控技術非常好,不僅在全國是前列,而且在世界也屬前列。”這是近日在壯族自治區考察的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植保公約秘書處秘書長夏敬源給出的評語。壯族自治區農業部門多年來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深入推動果菜茶綠色生產和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今年以來,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面積達4621.29萬畝次,比2014年增加34.22%,農藥使用量比2014年減少18.96%。
2015年,壯族自治區印發了《廣西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實施方案》和《廣西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強化高層引領,明確減量發展、綠色發展方面和年度目標任務,明確具體措施和推進辦法。據有關部門統計,近3年,化肥農藥使用增量均達到方案中設定的預期目標。
項目區率先行動減量增效。圍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田園綜合體、國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和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等項目,我區制定了嚴密實施方案和考核辦法,在項目區內率先推廣普及綠色發展技術措施。
示范區強力帶動必不可少。壯族自治區將“質量安全關鍵技術到位率、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水肥一體化設施、三品一標建設”等具體指標,列入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創建考核認定評分體系,并占較大分值比重,設置示范區認定“綠色門檻”,引導示范區推廣綠色生產模式,以點帶面推動全局工作開展。目前,已在全區范圍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預警嚴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嚴控、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嚴治“三嚴”工程,通過擴大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參數、擴大抽樣檢查樣本數、對高風險作物品種開展專項監測以及強化監測結果應用等措施,倒逼農產品生產者規范生產行為,主動科學用肥用藥,落實綠色生產措施。
科技支撐提供技術保障。圍繞農業產業優質高產和綠色發展,自治區農業廳牽頭組建涉及26個產業的19個創新專家團隊,專家人數1539名。明確團隊工作任務,提供有力保障條件,加強新品種研發、技術規程制定、推廣模式創新等,提高科技支撐能力。譬如,荔枝龍眼團隊研發的荔枝蛀蒂蟲綠色防控技術因簡單易行在全區廣泛推廣,促使荔枝龍眼種植農藥使用量減少三成,畝產增加兩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