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城東南部的興隆鎮龍鳳村田家溝內,碧藍的水塘映著鳳凰山的倒影,一座雕花石拱橋在片片荷葉中架起,不時有游人從橋上跑過或駐足拍照。夏日蟲鳴,蜂蝶紛飛,荷葉隨風擺動發出沙沙聲,荷花散發著沁人的清香……這只是田家溝美景的幾個片段。
在塘邊的一角,蘆葦、香蒲、馬蹄蓮、慈姑等濕地植物錯落生長,朵朵鮮花或紅或白或粉或黃隱現其中。“這是2017年5月建成的人工濕地,用于處理村里的生活污水,日處理能力達40立方米。”在花叢中打理花草的龍鳳村田家溝村民彭高文對記者介紹,“以前是‘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村里一下雨,就污水橫流,又臭又臟。現在家家戶戶都埋設了污水排放管道,集中以后經過柵格池和隔油池的處理,再經由厭氧池、水解池和4道生物分解池,*終形成達到國家一級B標排放標準的清水。”
田家溝的水塘和濕地只是湄潭農村人居環境近年來發生翻天覆地改善的一個縮影。近日,記者在湄潭采訪時發現,伴隨著湄潭農村人居環境的不斷改善,青山綠水的價值逐漸彰顯,“貴州小江南”的金山銀山日趨閃耀。
2017年9月15日,第三次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在遵義召開前,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前往湄潭調研了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情況,充分肯定了貴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
改善農村人居、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讓每個農民擁有獲得感的關鍵抓手。多年來,湄潭是如何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呢?帶著疑問,記者走近了湄潭。
“滴水穿石”鑄造湄潭嬗變
曾經的小山村,如今的“小江南”,湄潭環境整治走過了十年的歲月,從通電、通水開始,從改廁、改灶入手,不讓一個村寨漏網、不讓一個農戶掉隊
曾幾何時,田家溝還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曾有人這樣描述:田家溝,幾大灣,十年就有九年干,頓頓紅薯包谷飯,吃水要翻幾座山,男的只愿往外走,姑娘不愿嫁進山……”龍鳳村黨支部書記伍榮明告訴記者,“當年,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非常清苦。如今村里大變樣,多虧了多年來持續不斷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2001年,遵義市余慶縣在農村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學活動時,在白泥鎮滿溪村、龍家鎮光明村率先推出“四在農家”創建活動,通過落實“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為廣大農民增加了收入,為農村發展注入了活力,為改善農村面貌和提高農民素質提供了動力,很快受到各地農民群眾歡迎;2004年4月,遵義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14個縣(市、區)廣泛開展“四在農家”創建活動,許多像田家溝一樣的湄潭小山村迎來了轉變的契機。
“從那時起,湄潭就開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了,一干就是十多年,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湄潭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光亮說,*初的“七個一”和“五通三改三建”創建活動就深受村民支持。據他介紹,“七個一”是幫助農民找到一條致富增收的路子,家家戶戶有一幢寬敞整潔的住房,有一套家具和家用電器,安裝一部家用電話,掌握一門以上農業實用技術,有一間衛生廚房和廁所,有一種以上健康有益的文體愛好;“五通三改三建”是農村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話、通廣播電視,改居住環境、改廁、改灶,建文化廣播室、對外宣傳欄、體育娛樂場所。
湄潭縣的村干部帶領群眾大力開展“四在農家”創建活動,政府撥款加上社會捐助和村民自籌確保資金充足,因地制宜設計方案,干部鄉親投工投勞。幾年時間,湄潭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巨大改善:柴灶改成沼氣灶、廁所改成水沖式;石塊壘砌乒乓球臺和花壇,平整后的打谷場豎起了籃球架;村寨、鄉鎮之間的演講比賽、文藝匯演、體育比賽成了農民常盼常有的賞心樂事……一場伴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湄潭嬗變已經拉開序幕。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湄潭人居環境的改善也非一朝一夕。
2013年年底,貴州省政府出臺《關于實施貴州省“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的意見》,通過實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六項行動計劃,切實改善該省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建成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美麗鄉村。2016年年初,貴州省政府制定并印發了《2016年“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計劃工作要點》,堅持不讓一個村寨漏網、不讓一個農戶掉隊。
幾年時間里,湄潭人以更大的決心、明確的思路、*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向鄉鎮以下延伸,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行路難、飲水難等問題逐步緩解,居住環境變得整潔有序,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日漸提高。
2017年6月19日,湄潭縣委、縣政府印發《湄潭縣整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按照“先調查、組公示、村匯總、鎮(街道)審核”的原則,對未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且人居環境較差的村寨實施整治,同時對農村居住群眾中住房不安全、居住環境差的農戶實施整治。集中實施“七解決兩處理”,即實施危房改造解決住房安全;硬化庭院解決庭院整潔;硬化串戶路、進寨路,解決進出通暢問題;整治畜圈解決環境臟亂差;改造廚房解決廚房衛生整潔;改造廁所解決人畜分離和如廁方便;安裝自來水解決人畜飲水安全;集中實施污水、垃圾處理。自此,湄潭全縣農村居住環境衛生程度與生活品位得到進一步提升。
湄潭人用十多年間的點點滴滴,匯聚了滿山茶海,鑄就了“貴州小江南”,磨穿了致富障礙,成就了湄潭嬗變。
“干”“管”結合統籌山水之間
“大膽干”“放手干”,一幢幢黔北民居經過統一設計、統一建設,風格一致卻又各具特色,保持了村莊原始的自然風貌,將山、水、房、寨完美結合
錯落在青山前、綠水畔、茶園間的黔北民居是湄潭的一道靚麗風景。磚混結構不熱、不漏、不怕火,外表傳統、功能現代,集美觀實用于一體的黔北民居已經成為湄潭的一張名片。每每提及“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轉角樓、雕花窗、白粉墻”這黔北民居七大要素,都讓人仿佛重新走進煙雨江南的小巷中。
在魚泉街道黨委書記陳守東的帶領下,順著桃花江依山而建的新石村偏巖塘組,村內干凈整潔,卻不死板呆滯,一幢幢黔北民居風格統一,卻又各具特色。院落庭院、房前屋后的一個個微菜園內瓜果累累、生機盎然、充滿農趣。“湄潭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干’‘管’統籌結合的。”陳守東介紹,為了規范美麗鄉村建設,湄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向建房農戶提供統一設計的20套黔北民居圖紙,以供選擇。在嚴格監管的同時,全縣一直保持著“大膽干”“放手干”的火熱狀態,縣財政對改建或新建黔北民居的農戶實行每戶7000元至1萬元不等的財政獎補,10年來累計補助資金近7億元,撬動社會資金80億元,新改建6.5萬多棟黔北民居;培訓和管理好農村建筑工匠,對農村建筑工匠進行培訓考試,并簽訂建筑質量和安全責任書,對農村建房的質量和風格進行有效管控。
“通過對‘一戶一宅’宅基地的嚴格管控,每戶房屋占地面積嚴格管控在120平方米左右的面積、不得超過3層的層高,同時所有房屋建筑風格必須是具有黔北民居七大元素的風貌。”魚泉街道新石村村委會黨支部書記王麗告訴記者,“在‘干’的同時,更要‘管’。如此才能有效地保持山地型村落的格局,保持我們村莊原始的自然風貌,將山、水、房、寨完美結合。正是這十多年來的堅持與堅守,才有了今天這樣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綠樹環繞的山地村寨。偏巖塘才能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莊’等殊榮。”
“以前住在茅草屋,現在搬進磚瓦新樓房。”青山、碧水、茶園,青瓦白墻的黔北民居點綴其中,無論從哪個角度望去,都是一幅自然和諧而又不失靈動的美麗畫卷。山上茶園與森林鑲嵌,山下竹園與湖水輝映,在優雅自然的廊橋水榭景觀中,老百姓依山傍水而住,湄潭山村的獨特魅力彰顯其中,黔北民居已經成為湄潭新農村建設的一張靚麗封面。
美麗民居助力脫貧攻堅
“人人是股東、戶戶能分紅”,湄潭引導村民組建旅游專業合作社,動員村民以各種形式入股,走出一條“產業興、村民富、村寨美”的茶旅一體化發展新路
品一壺湄潭翠芽,聽一曲悠揚民樂,沐浴著竹林微風,享受著愜意時光。記者與湄潭縣大青溝旅游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星福在合作社后院內露天而坐,閑聊幾句,就感受到了“七彩部落”的魅力所在。不同于湄潭其他村落黔北民居以白灰為主的色調,這里因民居墻上七彩斑斕的顏色而得名。
地處湄潭“翠芽27度茶旅扶貧示范區”核心地帶的湄江鎮金花村大清溝組,為了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助力脫貧攻堅,2015年初,村“兩委”號召村民組建了大青溝旅游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規劃打造、統一資源整合、統一運營管理、統一股份分紅的“四統一”方式抱團發展。
然而,如何實現環境提檔、村寨升級,來吸引更多的游客呢?這成為合作社發展需要突破的*瓶頸。幾經討論,村民提出了把大青溝民居的顏色集中改一下的想法。但是,黔北民居白灰為主色調是全縣多年來的堅守,能不能改,怎么改?大家都舉棋不定。
時任湄潭縣委書記魏在平知道這個情況后,鼓勵村民大膽嘗試:如果顏色不協調,就改回來嘛。縣長李勰也鼓勵村民抱團發展鄉村旅游,他到村里與群眾座談,主動申請當大青溝的榮譽村民,還個人出資1萬元入股到大青溝旅游合作社,而且不參與分紅。在多方面鼓勵支持下,由黨員帶頭,學生描畫,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一個童話般的村莊便呈現在世人眼前,人們把它稱作“七彩部落”。
“七彩部落”以改革創新為突破口,以茶旅融合發展為抓手,采取“四統一”方式,村黨支部引導群眾組建合作社,動員村民既可以用現金入股,也可以用土地、茶園、林地等生態資源入股的形式,探索建立“人人是股東、戶戶能分紅”的新型農村經營模式,走出一條“產業興、村民富、村寨美”的茶旅一體化新路子,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64萬元,全村旅游綜合收入達30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盈利260萬元。
在“七彩部落”這樣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美麗的人居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推動了鄉村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如今,湄潭向城里人出售美麗的風景和清新的空氣,湄潭人則充分享受改革紅利,綠水青山正變為金山銀山。
茶旅融合反哺人居環境
茶葉鼓起了農民的腰包,也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奠定了物質基礎、提供了資金來源。湄潭茶旅示范區實現了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茶山變金山
“一謝共產黨,翻身把你想,以前我們做牛馬,現在人人把家當;二謝共產黨,吃飯把你想,以前忍饑又挨餓,現在溫飽奔小康;三謝共產黨,穿衣把你想,以前穿的蓑草衣,現在毛料新時裝;四謝共產黨,住房把你想,以前住的茅草屋,現在磚瓦新樓房;五謝共產黨,走路把你想,以前走的羊腸道,,現在道路寬又廣……現在道路寬又廣……””
7年前,花燈戲《十謝共產黨》讓田家溝聲名遠揚,讓村民從物質到精神逐漸“富裕”起來,更讓湄潭走上茶旅融合的發展道路。7年后,田家溝作為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樣板,乘著改革的東風,在進一步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振興鄉村文化、強化基層組織建設上,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的鄉村振興之路。
良好的農村人居環境是農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基礎。近年來,湄潭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立足點,通過“大手筆”資金投入、“全方位”內容整治、“高標準”項目驗收,把基礎設施元素不斷向農村延伸,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在田家溝,茶海鑲嵌在森林之中,碧藍湖水與竹園稻田交相輝映,寬敞通達的鄉村道路像一根根銀絲,串聯著一棟棟獨具特色、散落山間的黔北民居。別具一格的廊橋水榭與清新舒適的人居環境,不僅吸引了省內外眾多游客來此觀光旅游,也承載著游子對美麗鄉村的濃濃鄉愁。
湄潭以水為名,因茶而興;湄潭特色在茶,優勢更在茶。令田家溝乃至湄潭老百姓難以忘懷的,是十多年來,湄潭縣委、縣政府“扭住茶產業發展不動搖”的決心,從“退耕還茶”到“6456”(60萬畝生態茶園、4萬噸茶葉產量、50億元茶業綜合收入、畝均產值6000元以上)茶業提升戰略的實施,小葉子被做成了大產業。如今,湄潭茶園面積達61萬畝,茶業綜合產值位居全國第二位,人均1.5畝。田家溝人均茶園2.5畝,201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萬多元。一片茶葉綠了山頭,富了農家,美了鄉村。不斷壯大的茶產業促進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湄潭茶旅示范區實現了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茶山變金山。
茶葉鼓起了農民的腰包,也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奠定了物質基礎、提供了資金來源。產業依托環境做大做強后,也開始逐步反哺環境。近年來,湄潭通過建立“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先干先補,不干不補”的正向激勵機制,健全“上級項目爭一點、縣鎮財政投一點、幫扶單位助一點、受益群眾出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政策優惠省一點”的資金籌措機制,全面改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堅持“修補修復,完善提升”整治原則,重點突出“七改一增兩處理”整治要求,加快推進改房、改院、改路、改圈、改廚、改廁、改水與增綠及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徹底消除農村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跑的“五亂”現象,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無遺漏、全覆蓋。黨的十八大以來,已累計投入15.7億元財政資金,拉動47.1億元社會資金。目前,規劃建設美麗鄉村示范點206個,實施村莊整治點820個,累計新(改)建黔北民居7萬戶,農村居住條件改善率達98%。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