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低產低效的再生稻,如今成了稻田的“耀眼明星”。11月6日從湖北省農技推廣中心獲悉,湖北再生稻發展迅猛,種植面積已超300萬畝,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個大產業。
10月23日,省農業廳組織專家對洪湖市烏林鎮四屋門村再生稻示范田進行測產驗收,實收面積591平方米,去雜后折合干谷畝產396.9公斤。示范田主人、洪湖春露合作社理事長張永前說,該片2000畝示范地,兩季稻谷畝均2000斤,每畝效益達到4000元。
再生稻是在中稻*季收割后的稻樁上的休眠芽萌發成苗、進而抽穗成熟的稻谷,不用打藥,不施化肥,是一種綠色生態稻。以前天管天收,產量低,無看相,農民大多不重視。如今,再生稻在湖北已長成大產業,10多個縣市都有種植,洪湖、蘄春、沙洋、監利等地種植面積都在20萬畝以上。僅洪湖種植面積就達30萬畝。
再生稻口感好,品質佳,但產量一直較低。省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羿國香介紹,2015年以來,湖北大力推廣再生稻“一種兩收”技術,加大種、管、加等生產環節的綠色引領,制定《再生稻標準化種植技術規程》,并通過應用大棚集中育秧壯秧保苗、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等技術,大大提高再生季稻的產量和品質,農民種植熱情高漲。目前,湖北省再生稻平均畝產約250公斤,相比雙季稻畝平節本增效500元,相比一季中稻,畝均增收1000元。
據了解,作為備受市場熱寵的生態稻米,湖北再生稻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全省各地再生稻米加工如雨后春筍般逢勃生長,全省現有40多個再生稻商標,其中“春露再生稻香米”已走出國門。“我們的再生稻米一斤可賣8元,高的賣到10元以上,還成功打入了日本市場。”張永前說,今年,春露又與港資高略(北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華宇集團、中農集團、中石化等大型企業簽訂了產銷戰略合作協議,預計今年再生稻大米銷售將突破250萬公斤。
江漢平原以南地區,年均氣溫在16℃左右,雨熱同季,無霜期達240—270天,種植一季水稻收獲后,還有一個多月溫光資源空閑。羿國香表示,全省適合發展再生稻的耕地資源有800萬畝,開發利用其中七八成是完全可行的,這意味著還有200萬多畝發展空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