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我國*長河,水域面積約占全國淡水總面積的50%,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生命河。長江作為我國魚類基因的寶庫、淡水漁業的搖籃,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保護長江就是保護中華民族的血脈、保護人與生物共同的家園。長江流域涵蓋19個省級行政區,流域人口約4億,長江生物資源及其賴以生存的水域環境,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紐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后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要深入探索把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路徑方法,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由于高強度人類活動的長期影響,使得長江水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下降,許多珍稀物種瀕臨滅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輕”“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差的‘無魚’等級”,長江生物資源保護形勢十分嚴峻。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必須首先保護和修復長江的生態環境,當務之急是保護和恢復長江的生物資源。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先后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開展了一系列保護修復行動,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長江生物資源急劇衰退的趨勢,為保護和修復長江母親河爭取了時間和空間。
農業農村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會同發展改革、公安、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水利、林業草原等部門和沿江省區市,開展了一系列生態資源保護修復工作。完善政策體系,出臺支持長江經濟帶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強化頂層設計,明確任務舉措;強化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實施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積極推動野生種群重建恢復;分階段施行禁捕,率先在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施行禁捕,推動長江干流、重要支流、湖泊等重點水域施行常年禁捕;加大禁漁執法力度,組織實施“中國漁政亮劍”行動,聯合多部門執法力量組建長江漁政特編船隊,嚴打“電毒炸”“絕戶網”等違法行為;建立聯合保護機制,與相關部委、三峽集團公司分別簽署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協議和行動方案,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長江保護。通過不懈努力,“政府主導、企業配合、全民參與、國際支持”的工作格局初步構建,各方面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自覺性、主動性顯著提高,水生生物資源快速下降趨勢得到了初步遏制。
11月3-4日,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科研機構、社會組織和公益人士,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論壇以“保護生命長江,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研究保護長江生物資源具體措施,就落實新時代生態文明戰略和共抓長江大保護要求達成了廣泛共識,向全社會進一步發出保護生命長江、建設生態文明的共同倡議。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出席論壇并作主旨發言強調,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看待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工作,把其作為事關我國重要生態寶庫安全、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一項大事要事來抓,全力以赴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堅決扭轉衰退趨勢,為保護和修復長江母親河提供有力支撐。
保護長江水生生物資源,修復長江水域生態環境,是一項涉及面廣、系統性強的重大社會工程,要進一步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開拓思路,創新模式,采取流域性、綜合性治理修復措施,狠抓執法監管;要堅持保護優先、自然修復為主的方針,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突出物種保護、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大力實施長江流域珍稀瀕危水生物種拯救行動;要規范長江開發建設活動,反對一切破壞長江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非法行為,開展長江生態保護修復行動,切實當好長江大保護的思想引領者、模范踐行者、忠實監督者。
只要始終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理念,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導思想,全力保護長江生物資源,全面修復長江水域生態環境,就一定能夠永葆生命長江的生機活力,在長江流域率先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愿景,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