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但也面臨巨大的挑戰,土壤酸化 、土地流失、水源污染加重成為需要面對的現實難題,我國農業該如何繼續向前邁進呢?
*近,有一家肥料企業喊出“以中醫問診我國農業,為我國億萬耕地療傷”的口號,令人感到新鮮,有人會好奇地問,什么是中醫農業?當中醫與農業牽手跨界融合,究竟會產生什么樣的火花?
有人說中醫農業就是將中醫原理和方法應用于農業領域,實現現代農業與傳統中醫的跨界融合,優勢互補,集成創新,產生“1+1>2”效應。其實,“中醫農業”的目標就是改善農產品產地的水、土、氣立體環境,促進動植物健康生長,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
當前,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仍然伴隨挑戰。很多地區,化學藥劑的使用給農業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再加上不合理的使用化學農藥甚至是高毒農藥,不僅導致了病蟲害的抗藥性越來越強,也破壞了作物的根系和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環境,打破了土壤的平衡,造成惡性循環,致使病蟲害防治越來越難;同時,畜禽糞便用作農田肥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導致養殖業與種植業嚴重分離,畜禽糞便亂堆亂排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在這種情況下,農業急需中醫來把脈治療。于是,有人詩意地說,中醫與農業,是在轉角遇到愛。
應該說,中醫的確是當前農業的一劑“良方”,未來中醫農業的前景還是可期的。
首先,可以改善土壤污染。我們大家都知道,中醫不僅能醫治人類的疾病、保障人類的健康,而且其原理和方法對所有動物乃至所有植物都有醫治病蟲害、促進健康生長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農產品產地環境和質量。
其次,它可以進行綠色防控。近年來,養殖行業禽病頻發,其用藥比例也是逐年上升,而采用復合中藥生物飼料,結合動物生長需要,既可解毒排毒,又可均衡營養喂料,效果十分明顯。
三是,可以提高產品品質,增加產量。當前,農產品安全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中醫農業改良土壤后,農產品的生長環境有了保證,農產品的安全也相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還有就是可以集成有機生產模式。當前,消費者對產品的安全度更加重視,有機農業成為了新的趨勢。但是有機農業的生產成本高,且產量無保障,隨著中醫農業的出現,改變了這個難題,它克服了有機農業不能抵御病蟲害、不能高產的瓶頸,用“中醫”原理來解決有機農業生產難題。
舉個例子,有一家養雞場,養殖戶用黨參、人參、當歸、茯苓、白芍等30多味中藥按比例配制,打碎后摻入玉米、麥麩、黃豆中來喂雞,中藥雞在6個月后出欄。經過檢測發現,她喂養的中藥雞鈣含量明顯高于普通土雞,脂肪含量比普通土雞低3倍,并且不含抗生素、激素。據說她飼養的中藥雞一只*賣到238元,可還是供不應求。可以說,中醫農業的出現,使我國農業發展步入新的軌道。專家也分析指出,中醫農業符合我國國情,為生態農業在我國的實施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將成為我國特色生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用中醫問診中國農業,這需要我們在傳承傳統科學精髓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科技進行創新,這樣中醫農業才不僅僅是個“噱頭”,而是可以看到美好,望向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