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光中,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東壚鄉陌南鎮夭頭村一派豐收的景象。靜待收獲的田地中,一片金燦燦的稻穗在秋風中搖曳生姿。
“今年先試種80畝,現在看長勢不錯,我們準備明年大面積推廣。”大禹渡揚水工程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尚立民在介紹灌區發展歷程時多次提到這個種水稻的夭頭村。
“這里基本都是河灘地,表面膠泥層比較厚,大水漫灌后土壤容易板結,透氣性不好,水排不走。種植玉米不僅產量不高,有時候甚至會因‘澇’死苗。我們就一直考慮能不能改變傳統的種植結構,改種其他農作物。”大禹渡揚水工程管理局東干渠管理站副站長郭林帥講述了在灌區試種水稻的初衷,“經過跟老張多次商量論證,結合這里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我們*終選定試種從東北購置的‘鹽豐47號’水稻品種。”
郭林帥口中的“老張”是夭頭村的種糧大戶張棟棟。他站在即將收獲的稻田里,以畝產千斤玉米和水稻為例,算了一筆經濟賬:“現在玉米的市場價是每斤八毛三,稻谷是一塊四毛五,每畝地水稻要比玉米多賺五六百塊錢。現在試種的這種水稻生長周期為90到120天,頭茬小麥收割后就可種植,跟種回茬玉米一回事兒,而且是旱播稻種,也不用育苗插秧,省水且人工增加也不多。”
夭頭村由貧到富的變遷,正是大禹渡灌區建成40多年來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寫照。
大禹渡灌區地處山西省*南端的運城市芮城縣境內,一個相傳大禹曾經在這里駐馬治水的地方。48年前,芮城舉全縣之力在茅草叢生、風沙彌漫的惡劣環境中,開山辟崖,運石填坡,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引水上塬,創造了聞名全國的引黃灌溉工程。
大禹渡揚水工程是以農業灌溉為主的大型引黃高灌工程,屬于國家大型泵站。工程興建于1970年10月,1974年10月首期工程竣工并開始提水灌溉。灌區灌溉面積50.84萬畝,占芮城縣澆灌面積的70%以上,受益范圍包括8個鄉鎮92個村,受益人口26.8萬人。
因水而活,因水而興。“工程引來的不僅僅是黃河水,更是信心和膽氣,只要水流進地頭,老百姓種地就有了底氣。”尚立民說。
因為供水得到保障,曾經“春季不見苗、秋天不產糧”的芮城縣現在幾乎沒有撂荒的土地。
像夭頭村一樣,芮城縣許多受益村莊在吃飽肚子的同時,還種上了經濟作物,相繼成立了蘋果、梨、中藥材以及養殖等農業合作社,一批高效觀光種植、養魚等特色農業也應水而生,蓬勃發展,大禹渡引黃工程成為灌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強支柱。
但由于大禹渡灌區支斗渠是先后修建的,施工材料、施工水平、標準和質量普遍存在差異,支斗渠計量形式不統一,造成同一形式的量水堰配放同樣大小的水量而水尺卻不一致,導致以前放“關系水、人情水”的現象時有發生,給配水查渠造成一定的管理難度,灌區渠道水利用率一直徘徊不前。
尚立民說:“2001年開始節水改造之前,灌區年均上水量僅有800萬立方米左右,灌溉面積只有8萬畝12萬畝次左右。通過‘北擴、東伸、中換’等灌區改造,灌溉面積恢復擴大到50.84萬畝。”
如何增強灌區群眾信心,激發群眾種田積極性,把黃河水用好,成了擺在大禹渡灌區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經過多方調研論證,大禹渡灌區立足實際,選擇從發展灌區信息化這點上破題,把灌區節水增效、泵站節能降耗和安全運行作為信息化工作的主攻方向和建設目標,持續加大節水續建改造項目的實施和水利工程設施完善力度。
在南衛鄉石門聯村的地頭,大禹渡揚水工程管理局北一干管理站站長董景云正和同事們一起檢查斗渠進水口的用水計量裝置。他說,現在灌區全部安裝了統一標準、統一制作的鋼板式巴歇爾量水堰,全灌區支斗渠實現了“統一水量、統一水尺”。
“我們現在用水可放心了,心里對自家用水都有一本明白賬,不像過去用了多少水、該交多少錢都是糊涂賬。”南衛鄉石門聯村黨委書記張曾治一邊講述著近些年來的用水變化,一邊在灌區開發的“陽光水務查詢系統” 觸摸屏終端上查看自家夏灌的用水明細。
數據顯示,大禹渡灌區2017年引水量達8903萬立方米,是改造前的11倍;灌溉面積50.84萬畝130萬畝次,是改造前的6倍多,復播面積由過去的30%提高到95%以上。糧食作物平均畝產達1950斤,是項目改造前的2.59倍,小麥單產*達1400斤,玉米單產*達2300斤;糧食總產量達1.22億公斤,是項目改造前的1.77倍,有效帶動附近農民增收,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