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收獲好時節。新建區留田村種糧大戶周小林400多畝再生稻第二茬又迎來豐收季。
近日,盡管是陰天,但周小林依舊很忙碌。在留田村,還未到田頭,遠遠就看見三臺聯合收割機在稻田里來來回回,一臺大型拖拉機就停在旁邊。“今年再生稻的收成好啊,一畝足有600斤。”看到再生稻即將豐收,周小林開心地笑了出來。
自2010年以來,周小林便大力開展“再生稻——油菜”三熟制栽培示范,在當地率先應用現代農業新科技。他多次參加省部級農業技能培訓,大力發展糧食和油料生產,帶領周邊群眾共同致富,2014年被評為“全省種糧大戶”。
再生稻,就是一年種*收獲兩次。再生稻種*收割后,把它澆上水,不打藥、不施肥,讓稻稈再生長。在周小林的再生稻種植田頭,只見3臺收割機一邊吞進黃澄澄的稻谷,一邊將水稻秸稈粉碎還田。不一會,機倉滿后又吐到拖拉機的拖斗里,3臺機械各放一倉,周小林就駕駛拖拉機把谷子拖出來。
“現在種田輕松多了,從種到收到干都是機械化。”周小林說?,F在周小林擁有大型高速插秧機、收割機、植保噴藥機械、拖拉機、抽水機等全套農機設備,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不僅如此,在政府的補貼下還購置了稻谷烘干設備。“現在只要不下大雨,我們就可以收割,不用看天吃飯了。”
土能生金,這就是周小林種田的動力所在。周小林種田格外用心,他積極使用配方施肥技術,實行統防統治。“再生稻省時省工、綠色環保、經濟效益高,特別是二茬再生稻米質優,口感好,深受市場好評。”
把稻谷卸下來,周小林算起了經濟賬。今年周小林的再生稻頭茬產量達到1000多斤,二茬又達到600多斤,一種兩收加起來每畝產量有近1700斤。到了明年春天,他家的再生稻還能種植一季油菜,一地就有三塊收入了。
“我們種糧大戶要把種田當成事業,你勤快它就產出多。我們在承租的水田種上再生稻,就可以少請人工。”周小林笑呵呵地說。秋收過后,周小林還是沒法讓自己停下,他要急著把油菜種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