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歲的陳順虎是高淳陽江鎮螃蟹養殖戶,養蟹已有20多年,家有蟹塘28畝,目前螃蟹已基本賣完。他養的螃蟹規格大有“顏值”,總能賣到市場*的價格,每畝收入超萬元。問他養殖秘訣,他笑著說:“吃得好就長得好。”
老陳一直按照高淳區農業局水產養殖專家研究出的螃蟹生態養殖模式進行養殖,給螃蟹喂“三葷三素”,即螺螄、小魚、小蝦,大豆、玉米、水草。他說,螃蟹養殖離不開螺螄,蟹苗剛下塘時,螺螄可以凈化水塘水質,螃蟹慢慢長大,螺螄又是螃蟹的*飼料。因此,他一直堅持買*的螺螄。
周天壽就是老陳家螺螄供貨商,也是高淳有名的螺螄經紀人,他*早也是螃蟹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發現螺螄的巨大市場后,進入螺螄市場。
“*初只有十來家在離水產市場約1公里的地方路邊交易,后來從事螺螄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為了安全和有序,區政府在就近區域辟出一塊空地,設為螺螄市場,派專人進行市場管理。”周天壽說。
每年4-7月間是螃蟹食用螺螄的高峰期,也是螺螄銷售旺季,每天晚上都有兩三百輛運輸車出入。周天壽一年能賣出600噸螺螄,年收入約40多萬元,他坦言“比養螃蟹還劃算”。
螺螄市場負責人高建明介紹,每畝蟹塘要投放1噸螺螄,目前整個螺螄市場從業者約有五六百人,僅市場內交易額就能達2億元。
固城湖螃蟹不僅吃得好,“住”得也好。高淳水產專家、固城湖螃蟹研究所負責人陳賢明從事水產研究三十多年,在他的帶領下,研究出一套生態養殖技術。
“優質水環境是養好螃蟹的關鍵條件。”陳賢明說。在外部大環境上,高淳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不斷提升水質。對蟹塘小環境,則利用水草、螺螄及固城湖水,為螃蟹營造干凈且營養豐富的生態。
一種名叫輪葉黑藻的水草成為螃蟹生態養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帶動水草產業不斷發展。高淳椏溪鎮成為全國聞名的水生植物種植基地,水草遠銷上海、浙江、臺灣等地,種水草效益遠高于種水稻。王田福是椏溪鎮*早一批種水草的農戶,1999年就成立了高淳田福水草種植合作社,村里20多戶村民紛紛跟著他改稻種草。
高中畢業的王田福不斷鉆研水草養殖,自學專業知識,并購買顯微鏡等器具,觀察各種水草的微生物種類和含量,從*早的單一品種輪葉黑藻,培育出15個品種,業務從單純的水草養殖擴大到水生態修復,年收入達60萬元。
螃蟹的規格和存活率則由苗種決定。陳賢明介紹,多年來,高淳固城湖螃蟹的蟹苗來自山東等地,為了培育更優的蟹苗,高淳建立*個*長江系中華絨螯蟹原種場,并帶動當地老百姓加入蟹苗養殖。
“80后”周平是高淳區淳溪鎮大豐圩的螃蟹養殖戶,已有15年養蟹經驗,家里80畝蟹塘有50畝用于蟹苗養殖。他說,總結多年的養殖經驗,養殖蟹中一方來自本地,一方來自長江水系野生,這樣的組合孵化出的蟹苗品質更優、存活率更高。目前,周平養殖的蟹苗已經獲得周圍蟹農的認可,每年春節后供不應求。
據介紹,高淳全區蟹苗養殖面積超過8000畝,約有1.3億-1.5億只螃蟹,約占全國長江水系蟹苗總量的30%。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