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十年前趙康鎮辣椒產業的盛況,58歲的曹玉剛眉開眼笑,“那時的趙康是遠近聞名的辣椒集散地。”曹玉剛是趙康鎮農業技術綜合服務站的站長,“*走二十多車辣椒,23個省份都有客戶!”
趙康鎮位于山西省中南部的襄汾縣,這里種植辣椒的歷史,還要從20年前說起。
1998年春天,趙康鎮趙雄村的3個農民,赴河南考察后,回鄉種下了10畝辣椒。年底一算,每畝辣椒收入居然超過了6000元,見到商機的村民們紛紛效仿。2001年,在當地政府的鼓勵下,趙康鎮的辣椒種植面積突破了一萬畝。到了2004年,全鎮8萬多畝耕地,一半都種上了辣椒。“到了收獲采摘的時候,小小的鎮子每天都是車水馬龍。”曹玉剛說。
2010年,趙康鎮辣椒總產量超過1萬噸,產值上億元。2013年,“趙康辣椒”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但趙康鎮種植的三櫻椒品種,產量高,價格卻相對較低。劉建生是趙康鎮趙雄村的“辣椒大戶”,作為鎮上*早一批種植辣椒的農戶,他見證了趙康辣椒產業的“潮起潮落”。
“辣椒價格波動比較大,好的時候能賣到每斤10塊錢,不好的時候只有2塊錢,這對普通椒農的影響就比較大。”劉建生說,前些年辣椒只能賣到3、4塊錢,許多椒農覺得不賺錢就改行了,鎮上辣椒種植面積少了一半。
“來自重慶的客商嘗了,覺得還不夠辣。”看到收辣椒的客商越來越少,曹玉剛心想,為了推動辣椒產業提質升級,引進新品種或許是一個好切口。
2014年開始,經過多次考察,趙康鎮從浙江引進新品種高辣王、高辣8號、高辣9號等。“新品種單產高、抗病蟲害強、價格好,一畝辣椒能抵4、5畝小麥和玉米,好年份能收1000斤哩!”村民們紛紛議論道。
為了抵御風險,趙康鎮的椒農也開始“抱團取暖”。成立于2006年的晉綠三櫻椒合作社,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成員超過1200人。合作社成員李連生介紹,合作社通過產前提供化肥、農藥,產中技術推廣以及產后深加工、銷售,幫助農戶穩定增收。
李連生種植辣椒已經超過10年。近兩年,隨著辣椒品種的更新和市場的回暖,他又承包了40多畝土地。“現在正是辣椒采摘分揀的時節,我們號召村里賦閑在家的婦女來幫忙,也賺點錢補貼家用,冬閑也變成了冬忙。”他笑著說。
隨著辣椒產業不斷完善,趙康鎮加大了對技術設備的投入,相繼購入數臺大型辣椒加工設備,經過烘干、切絲、磨粉、去種等工序后統一包裝,走向市場,延伸了產業鏈條,增加了產品附加值。據趙康鎮政府介紹,2018年全鎮辣椒種植面積超過2萬畝,人均增收超過2000元。接下來,趙康鎮將繼續推廣辣椒新品種,吸引在外打工的青壯年回鄉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