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2018年全國農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農業項目安排、品牌認定等掛鉤,率先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納入追溯管理。為此,農業農村部進行了長時間調研和大量統籌協調,并印發《農業農村部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業品牌推選、農產品認證、農業展會等工作掛鉤的意見》(以下稱〈追溯掛鉤意見〉)。
近日,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肖放對此作了專題解讀。她指出,《追溯掛鉤意見》是農業農村部貫徹落實習總書記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領域的重要創新,將大大強化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擴大我國農產品追溯覆蓋面,提高追溯農產品的示范效應,進一步提升人們對我國農產品消費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加快追溯體系建設很迫切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2013年,習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抓緊建立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農產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食品安全監管,要用*嚴謹的標準、*嚴格的監管、*嚴厲的處罰、*嚴肅的問責,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中央1號文件連續多年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提出工作要求,國務院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作出了部署。
肖放指出,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是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的有效途徑,是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重大舉措,對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農業產業整體水平和提振消費者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肖放說,長期以來,我國居民以食用鮮活農產品為主,約占食品消費量的70%。這些鮮活農產品上市交易時大多數無生產日期、無質量檢測報告、無生產主體信息,出現問題難以追溯到責任主體。在這種情況下,監管部門難以快速發現、快速追責;消費者面對來源不明、生產時期不明的農產品,難以理性選擇;經銷商采購時必須重新進行檢測與包裝,增加了經營成本。這一現象對我國農產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與消費各環節都帶來了較大影響,制約了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當前,我國農業發展方式已由數量發展階段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以人為本,滿足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新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新*重要要求。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具有迫切的、現實要求。
追溯體系覆蓋面有限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持續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據肖放介紹,2016年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農質發[2016]8號),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推進思路進行了安排。在《意見》的指導下,全國各地紛紛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建立起本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統和平臺,督促指導本地規模企業或特色產業率先開展追溯管理。2017年6月建成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簡稱國家追溯平臺)并上線試運行,配合出臺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國家追溯平臺主體注冊、標簽使用等5項配套制度和7項基礎標準,基本建立了統一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框架。同年安排在四川、山東、廣東3省率先開展國家追溯平臺試運行。
但在實踐運行中,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試點也遇到一些問題。肖放分析認為,一是實施追溯管理主要是市場行為,現行法律法規缺少強制性要求。二是實施追溯管理會增加企業經營成本,目前市場環境下,追溯產品還難以體現出市場價值。三是現階段我國農業企業發展水平很不平衡,市場需求也不平衡,全面推進追溯管理難度大。
到目前為止,全國共有20個省市農業農村部門建有各類省級農產品追溯平臺,納入平臺追溯管理的農業企業約13萬家。率先開展質量追溯的全國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現有企業約540家。商務部門肉菜追溯系統覆蓋了58個城市、約1.5萬家企業、30多萬家商戶,每天匯總有效追溯數據420萬條,初步實現了試點范圍內肉菜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有效提升了流通領域的肉菜安全保障能力。另外,一些大型商超、電商,如沃爾瑪、京東、淘寶、永輝、每日優鮮、盒馬鮮生、超級物種、超市發、大潤發、京客隆、蘇果等也建立了自己的農產品追溯系統。一些龍頭企業和行業協會出于經營管理需要和企業整體形象,也建有內部追溯系統。但總體看,我國農產品追溯覆蓋面有限,生產環節實行追溯管理的比例還很小,流通環節的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實行追溯管理的也很少,大型商超多數還不能追溯到生產主體,追溯產品的市場認知度和影響力還很不夠。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實行追溯管理的動力和能力還不足。
四方面率先推進追溯掛鉤
肖放說,《追溯掛鉤意見》將在四個方面率先推進追溯掛鉤,主要是考慮到這些工作有一定的代表性、有相當的社會影響力、有較高的品牌號召力,且大多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關系,有的則直接有關。這些方面率先開展追溯掛鉤有業務上的內在要求,也有執行中的實施可能。如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包括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區(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本身就代表著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農業現代化水平,必須要有較高的質量安全要求。農業品牌推選和農業展會工作,已經越來越引起社會公眾與廣大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其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應該全部合格并顯著高于市場其他農產品。開展追溯管理將有助于直觀反映這些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農產品認證工作,主要是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及地理標志農產品認定,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直接相關,需要達到一定標準才能給予認定。需要說明的是,這四個方面工作都是農業農村部職能范圍內的事項,完全有條件推進追溯掛鉤。涉及具體管理政策調整的,經過修改,也可以順利實施。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積極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擴大農產品追溯覆蓋面,為推動追溯掛鉤創造條件。一是追溯形式不一刀切。將允許電子追溯以外的其他載體,如包裝說明、標簽標識、合格證明、自我承諾等紙質信息也作為可追溯載體,使全國絕大部分地區農業企業和小農戶都能開展質量追溯。二是追溯平臺不一刀切。農業系統認定的“三品一標”產品將全部納入國家追溯平臺,其他產品可繼續使用省級平臺或其他自建平臺,只要監管部門和消費者能查詢到即可。三是追溯內容不一刀切。*要求是生產經營主體信息、產品種類及數量、生產日期等。有條件的主體也可以增加產品質量檢測信息、產品生產環境及生產過程信息等,國家追溯平臺將提供鏈接服務。四是在追溯動力機制上將努力創新。目前正在與國內大型電商、商超協議,擬通過商超、電商及其采購主體優先選購、優先推介追溯農產品,不斷提高追溯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高消費者的認知度,從而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開展追溯管理的積極性。農業農村部將與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制定完善農產品監管協作機制,農產品的批發、零售和加工環節各主體將按要求查驗農產品追溯碼或索要追溯憑證。這將有力地推動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開展追溯管理,形成有效的倒逼機制。同時,還將探索開展追溯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建立優質優價機制,使追溯產品價值充分體現出來。五是在政策扶持上,將努力爭取設立中央投資專項或財政獎補項目,解決各類主體的追溯基礎條件差和能力不足的問題。
追溯掛鉤具有強制性
肖放指出,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掛鉤是一項強制性工作安排,有明確的時間,有嚴格的要求,職責分工也很清楚,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追溯掛鉤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根據《追溯掛鉤意見》新要求,抓緊對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業品牌推選、農產品認定和農業展會四方面工作要求或標準進行調整或修改,做好說明或培訓工作。相關職能部門在日常工作中要嚴格把關,落實責任,切實發揮出追溯掛鉤的強制引導作用,把任務、責任落實到基層政府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身上。要做好宣傳引導工作,把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推進追溯掛鉤工作的意義、作用進一步宣傳到位,調動社會廣泛參與共管的積極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