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網Agronet編輯雜談】自今年8月以來,玉米價格又*上漲。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消耗快速增長,出現了長時期供貨不足的情況;吉林和遼寧的產區出現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導致產量大幅下降。
按照全國數據綜合來看,2018-2019年的玉米整體價格水平比2017-2018年的預算有二百元至三百元每噸的抬升幾率。預計2019年全年的玉米走勢,總體看應該是上漲趨勢。
今年,我國早稻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出現了下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早稻播種面積為4791千公頃,比上年減少350千公頃,下降6.8%,早稻產量為2859萬噸,比2017年減產128萬噸,下降4.3%。
2018年已經走到了尾聲,從今年的上半年早秈稻的價格來看,購銷一般。很多農戶都反應稻谷難賣,價格低,甚至賣不出去。專家預測2019年新稻*價格走勢會下降,降幅0.03%左右。
小麥是我國北方民眾的基本主糧,一日兩餐必不可少。今年華北黃淮地區小麥受災尤其嚴重,在6月份國家統計局就發出了今年小麥減產4200萬噸以上的消息。
但我國小麥市場供需格局整體相對寬松,尤其歷年積累的政策性小麥庫存高企,即使局部減產也難以影響供需大局,市場缺糧的現象不會出現。無論從政策層面看,還是從市場層面看,小麥價格漲幅應該不會過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