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數臺農機正馳騁在百畝黃金稻浪中,將水稻脫粒成米。這一批南粳5055水稻歷時6個多月生長,中間經歷了無人機植保、綠色物理防控、有機肥灌溉等一系列生態孵化措施,為今年秋收工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常州荷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志云說,今年的產量相對來說要比往年要好,可能比往年收成要高個5%這樣,今年水稻應該說是一個豐收年。
今年,為實現水稻作物量質齊升的目標,優質食味稻米諸如南粳5055、寧粳8號等,在龍城田野間大范圍孕育。同時,“軟玉”,“蘇香粳1176”等新型大米也生長在稻田阡陌之間,再輔以機插育秧、稻肥輪作、高效植保等“綠色+智慧”雙效耕作手段,這些優質兼具高產的大米也將為我市秋糧豐收再添助力。
常州市金壇區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站長季忠表示今年溫光資源比較好,為我們水稻豐產豐收也創造了很好的氣候條件,預計今年我們水稻大面積單產達到650公斤。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